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佛陀遊化蘇羅婆國

本文:
四波羅夷法之一
爾時佛遊蘇羅婆國,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遊行至毘蘭若,即於彼宿那鄰羅濱洲曼陀羅樹下。
消文:
《開宗記》云:「失聖人制戒,不得無請而陳,故須託處興請,以作發起之端,發起聖制,名發起序。
四波羅夷法之一:分二品說四波羅夷法,卷第一名四波羅夷法之一,說婬戒和不與取戒;卷第二名四波羅夷法之二,說殺戒和妄語戒。
爾時佛遊蘇羅婆國,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那個時候,佛陀蘇羅婆國遊化,隨行的有五百人,他們都是大比丘。蘇羅婆國:十六國之一,梵名शूरसेन (Śūrasena),又作秣菟羅、摩頭羅。首都मथुरा (Mathurā),音譯馬圖拉。
漸漸遊行至毘蘭若:漸漸地來到名為毘蘭若的地方。毘蘭若:梵名वैरञ्जा (Vairañjā)T24 No. 1462《善見律毘婆沙》(略作《善見律》)卷第四云:「毘蘭若者,是國名也。」
即於彼宿那鄰羅濱洲曼陀羅樹下:那晚就在一棵有那鄰羅夜叉依附的曼陀羅樹下過夜。那鄰羅:《善見律》卷第四云:「那鄰羅者,夜叉名。」濱洲曼陀羅:《善見律》作賓洲曼陀羅,《善見律》卷第四云:「賓洲曼陀羅者,此是練木樹也。」
此段先舉時、地。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發起序

《四分律》〈發起序〉敘述舍利弗請佛結戒因緣,全文如下:
四波羅夷法之一
爾時佛遊蘇羅婆國,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遊行至毘蘭若,即於彼宿那鄰羅濱洲曼陀羅樹下。
毘蘭若婆羅門聞瞿曇沙門釋家子,離釋種出家為道,從蘇羅婆國,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遊行來至此毘蘭若。那鄰羅濱洲曼陀羅樹下住。
此沙門瞿曇,有如是大名稱: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獲神通作證,常說正法。上善、中善、下善、義味清淨,自然具足修習梵行。
善哉!我等得見如是無著人,我今寧可宜往問訊沙門瞿曇。
爾時,毘蘭若婆羅門即往世尊所,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時,世尊無數方便為說法、開化,令得歡喜。
聞佛說法得歡喜已,即白佛言:「世尊!唯見哀愍,當受我請,及比丘僧三月夏安居。」
時,世尊及比丘僧默然受請。
毘蘭若婆羅門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坐起,遶佛而去。
世尊與五百比丘眾受彼夏安居三月,時有波離國販馬人,驅五百疋馬住毘蘭若,夏九十日。
時,世穀貴、人民飢餓、白骨狼藉,乞求難得。
時,毘蘭若婆羅門,雖請如來及比丘僧,三月都不供養供給所須。
何以故?皆是魔波旬所作。
爾時,諸比丘從毘蘭若乞食不得,次往彼販馬人所乞食。
時,販馬人自念:「如今此間時,世穀貴、人民飢餓、乞食難得、白骨狼藉。彼諸比丘從彼乞食不得,故來此耳。我今寧可日施比丘馬麥五升,世尊一斗耶。」
即如所念,日與諸比丘馬麥五升,世尊一斗。
時,佛所得麥分與阿難,阿難使人磨作乾飯奉佛。
佛食乾飯,諸比丘各各得成煮麥而食,佛與比丘所食各異。
時,尊者大目連,往世尊所,頭面作禮,卻坐一面,白世尊言:「大德!今此間穀貴、人民飢餓、乞求難得,諸比丘食飲麤惡而皆羸瘦。若世尊聽諸神足比丘詣鬱單越,取自然粳米食者當往。」
佛告目連言:「諸有神足比丘,可往至彼取粳米食。無神足者當云何?」
目連白佛:「諸有神足者隨意自往,不得神足者我當以神足力接往至彼。」
佛告目連:「止!止!莫作是語。何以故?汝等丈夫得神足可爾,未來世比丘當云何?」
時,尊者舍利弗,於閑靜處作是念言:「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不久住?」
爾時,舍利弗從靜處起,整衣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言:「向者我於靜處坐,作是念:『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不久住?願為開示。』」
佛告舍利弗:「毘婆尸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此諸佛修梵行,法得久住。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法不久住。」
舍利弗白佛言:「以何因緣,毘婆尸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修梵行法得久住?以何因緣故,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修梵行法不得久住耶?」
佛告舍利弗:「拘那含牟尼佛、隨葉佛,不廣為諸弟子說法:契經、祇夜經、授記經、偈經、句經、因緣經、本生經、善道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波提舍經。不為人廣說契經,乃至優波提舍經,不結戒,亦不說戒。故諸弟子疲厭,是以法不久住。」
爾時,彼世尊知諸弟子疲厭心故,但作如是教:「是事應念,是不應念。是應思惟,是不應思惟。是應斷,是應具足住。舍利弗!乃往昔時,隨葉佛依恐畏林中住,與大比丘千人俱。舍利弗!若有人未離欲,入彼林中,身毛皆豎,故名恐畏林。又,舍利弗!拘那含牟尼佛、隨葉佛如來至真等正覺,觀千比丘心中疲厭為說法,是事應念,是不應念。是事應思惟,是事不應思惟。是應斷,是應具足住。舍利弗當知,爾時彼佛及諸聲聞在世,佛法廣流布。若彼佛及諸聲聞滅度,後世間人種種名、種種姓、種種家出家,以是故,疾滅佛法,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經法攝故。舍利弗!譬如種種花,散置案上,風吹則散。何以故?以無線貫穿,故如是。舍利弗!彼佛及聲聞眾在世者,佛法流布。若彼佛及諸聲聞眾滅後,世間人種種名、種種姓、種種家出家者,令法疾滅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經法攝取故。」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毘婆尸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為諸弟子廣說經法,從契經乃至優波提舍經,亦結戒亦說戒。弟子眾心疲厭,時,佛知彼心疲厭,作如是教:『是應念,是不應念。是應思惟,是不應思惟。是應斷,是應具足住。如是舍利弗,彼諸佛及聲聞眾在世,佛法流布。若彼諸佛及聲聞眾滅度後,諸世間人種種名、種種姓、種種家出家,不令佛法疾滅。何以故?以經法善攝故。舍利弗!譬如種種華,置於案上,以線貫。雖為風吹而不分散。何以故?以線善貫攝故。如是舍利弗,彼佛及聲聞眾在世者,佛法廣說如上。舍利弗!以此因緣故,毘婆尸佛乃至迦葉佛,佛法得久住。以此因緣故,拘那含牟尼佛、隨葉佛,佛法不得久住。』」
爾時,舍利弗從坐而起,偏露右臂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時,唯願大聖,與諸比丘結戒說戒,使修梵行,法得久住。」
佛告舍利弗:「且止!佛自知時。舍利弗!如來未為諸比丘結戒,何以故?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若有犯有漏法者,然後世尊為諸比丘結戒,斷彼有漏法故。舍利弗!比丘乃至未得利養,故未生有漏法。若得利養,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世尊乃為諸比丘結戒,欲使彼斷有漏法故。舍利弗!比丘未生有漏法者,以未有名稱為人所識,多聞、多財業故。若比丘得名稱,乃至多財業,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後世尊當為結戒,欲使彼斷有漏法故。舍利弗!汝且止,如來自知時。」

末學先抄錄〈發起序〉如上,日後再逐一消文。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迴向歸敬

〈勸信序〉第四十七偈:「已說戒利益,稽首禮諸佛。」此半偈為〈勸信序〉終,說戒利畢,迴向歸敬。
至此,〈勸信序〉四十六偈半究竟。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修說喻約時勸說

〈勸信序〉第四十五、四十六偈:「為一切人故,降伏諸魔鬼,神仙五通人,造設於咒術。為彼慚愧者,攝諸不慚愧,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前偈喻說,一切人包括持戒與犯後能悔者,諸魔鬼喻諸煩惱。一切人由於煩惱繫縛而沉溺有海。降伏喻對治淨除。神仙五通人喻佛,造設於咒術喻戒。此偈大意:煩惱為成辦生死之主因,佛為眾生制戒,教修對治煩惱,斷除惑業,以得解脫。
後偈除半月下外為法合:為彼慚愧者為一切人故攝諸不慚愧合降伏諸魔鬼如來合神仙五通人立禁戒合造設於咒術
半月半月非喻,乃指白月黑月,意指每半個月布薩說戒。《開宗記》云:「問:所以說戒,要須半月半月?答:若日日說,說則數,數則繁,繁則不敬。若一月說,說則賒,賒則慢,慢則懈怠。今半月者,去其數賒過失,即是大聖籌量急緩之法。」
其中,慚愧者,皆為心法,是善心所名,《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一〉云:「謂諸菩薩於罪現行,能正覺知我為非法,內生羞恥,是名為慚。即於其中能正覺知,於他敬畏外生羞恥,是名為愧。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王印喻

〈勸信序〉第四十三、四十四偈:「譬如得王印,所往無罣礙,毀缺則難詰,全失則被縛。戒印全具者,所至無罣礙,小毀則不定,大毀入三惡。」前偈上半喻說持,若得王印無往不利,猶如現今有效簽證。下半喻說犯,若王印毀缺必遭詰難,猶如簽證過期而遭遣返;重者王印全失,猶如沒有簽證,恐遭牢獄之災。後偈法合,具戒無罣礙,輕毀須懺除,重者墮惡趣。

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

真生與真死

〈勸信序〉第四十一、四十二偈:「從佛戒所生,爾乃是真生,猶如鴦崛魔,如來所記別。若有捨戒者,於佛法為死,持戒如護命,守之無毀失。」佛說出家受具足戒者,名真生,故捨戒者,於佛法謂真死。
鴦崛魔者,舊譯央掘摩羅,梵名अङ्गुलीमाल्य (Aṅgulīmālya)新譯鴦崛利摩羅,義曰指鬘。佛世時住於舍衛城,相信殺人能得涅槃,於是出城殺人,每殺一人則取一指作成花鬘,故名指鬘。殺至九百九十九人時,欲弒母以成千數。佛往度化,為說正法,乃懺悔而入佛門,後證得羅漢果。

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勇將喻

〈勸信序〉第三十九、四十偈:「如有勇猛將,善習戰鬥法,降伏於彼敵,沒死不顧命。佛子亦如是,善學於禁戒,五陰散壞時,終不畏命盡。」前偈喻說,後偈法合。勇猛將佛子善習戰鬥法善學於禁戒沒死五陰散壞沒死謂死歿;不顧命終不畏命盡
此云學戒如習戰技,善習戰技能破敵軍,善學禁戒能勝死魔。

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慈母喻

〈勸信序〉第三十七、三十八偈:「如乳母慈愛,養護於其子,一切水火難,護使不傷害。禁戒猶慈母,守護於行者,終不墮畜生,餓鬼地獄中。」此前偈以愛子有慈母養護,不為一切災難所害喻說,後偈法合,謂禁戒猶如慈母,能守護行者,使不墮三惡趣。

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聖眾和合正法久住

〈勸信序〉第三十五、三十六偈:「如先自牢眾,然後破彼軍,賢聖眾牢固,然後破魔軍。聖眾若和合,世尊所稱譽,以眾和合故,佛法得久住。」此前偈上半以世俗兩軍對峙為喻說,欲破敵軍必須先穩固自軍士氣。下半法合,如是若凡聖僧俗皆牢固,自然能破魔軍。次偈上半世尊稱譽聖眾和合,下半謂聖眾和合,佛法自然久住。
賢聖者,者與者也。見道以前的修行人,稱為者;見道以上者,稱為者。聖眾者,得道的大小乘聖者眾也,如聲聞、緣覺、菩薩、佛等。
和合者有二義:一、理和合;二、事和合。理和者,同證滅理也,是見道以上之聖眾。事和者,六敬具也,為見道以前的凡僧。六敬者,謂身和敬、口和敬、意和敬、戒和敬、見和敬、以及利和敬也。
T29 No. 1561《俱舍論實義疏》卷第二中,偈云:「諸佛出現樂,演說正法樂,僧眾和合樂,同修勇進樂。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技藝喻

〈勸信序〉第三十三、三十四偈:「如善學世間,一切眾技藝,為王所愛念,以是得安樂。佛所說禁戒,能善修學者,終不墮惡趣,永得安隱處。」此云於世間若有一技之長,能得主管賞識重用,因此獲得身安心樂。於出世間若能精勤學戒,恆習止作二持,得生人天善趣,永得安穩。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階陛喻

〈勸信序〉第三十一、三十二偈:「譬如帝釋堂,彫飾眾寶成,七寶為階陛,天人之所行。如是正法堂,七覺意莊嚴,禁戒為階陛,賢聖之所行。」偈中之帝釋堂,指須彌山頂忉利天主帝釋所住之善見大城。詳見T01 No. 0025《起世因本經》(略稱《起世經》)〈三十三天品第八〉。此偈以帝釋堂正法堂,善見大城帝釋堂有眾寶彫飾,正法堂則由三十七菩提分法莊嚴。帝釋堂七寶為階陛正法堂則以禁戒為階陛帝釋堂天人之所行正法堂則是賢聖之所行
偈中階陛之義,如T27 No. 1545《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四〈雜蘊第一中思納息第八之三〉曰:「尸羅者,是階陛義。如尊者無滅言:我蹈尸羅,階升無上慧殿。」故如理護持禁戒,能入菩提法堂,永滅眾苦。
尊者無滅者,梵名अनिरुद्ध (Aniruddha),阿那律尊者是也。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著稱。

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浮囊喻

〈勸信序〉第二十九、三十偈:「如人欲渡河,用手及浮囊,雖深無沒憂,便能到彼岸。如是諸佛子,修行禁戒本,終不迴邪流,沒溺生死海。」此中浮囊者,猶如今之救生衣,或救生圈,經論中常以浮囊譬喻戒律。
T12 No. 0374《大般涅槃經》(略稱《涅槃經》)卷第十一〈聖行品第七之一〉曰:「善男子。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欲渡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剎。即從其人乞索浮囊。其人聞已即作是念。我今若與必定沒死。答言。羅剎。汝寧殺我浮囊叵得。羅剎復言。汝若不能全與我者。見惠其半。是人猶故不肯與之。羅剎復言。汝若不肯惠我半者。幸願與我三分之一。是人不肯。羅剎復言。若不能者當施手許。是人不肯。羅剎復言。汝今若復不能與我如手許者。我今飢窮眾苦所逼。願當濟我如微塵許。是人復言。汝今所索誠復不多。然我今日方當渡海。不知前途近遠如何。若與汝者氣當漸出。大海之難何由得過。脫能中路沒水而死。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亦復如是。如彼渡人護惜浮囊。
猶如渡人護浮囊,佛子護持禁戒之心如金剛,則能安渡彼岸,無沉溺有海之憂。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戒足

〈勸信序〉第二十七、二十八偈:「若欲涉遠路,當自護其足,足若毀壞者,不能涉遠道。求天若涅槃,方便守護戒,如是無毀壞,必能度險道。」前偈以足為喻,要走遠路必須有健全的雙腳,否則難成辦。證入涅槃是一條長遠的路,而戒是進趣修道的重要工具,因此以足為喻,名為「戒足」。尸羅若有虧損,必墮惡趣,難生善趣人天,所以《事鈔》引《善生經》云:「若欲生天等,必須護戒足。」前句生天等者,謂生人天善趣也。《資持》曰:「戒以足譬,頗符發趣之義。」謂欲得人天果報、成就涅槃,乃至圓滿菩提,必須善護戒足。
《善生經》收於T01 No. 0001《長阿含經》卷第十一中,第十六經《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善生經第十二》。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正念正知勤修二持穩入涅槃

〈勸信序〉第二十一至二十六偈:「如熛火雖微,莫輕以為小,所經諸草木,燒盡無有餘。所造惡雖微,慎莫謂為輕,如破伊羅葉,常在於龍中。如師子虎吼,醉者不恐怖,小獸聲雖微,醒者聞則懼。如是三垢人,一切惡不懼,智者於微惡,常懷於恐畏。如合和眾藥,擇去不良者,病者服除愈,身康得安樂。如是念修戒,能避諸惡行,除諸結使患,安隱入涅槃。」繼續以種種喻,教誡微罪莫犯,恆以正念、正知修戒,得入涅槃。
熛火者,火焰也。如破伊羅葉,常在於龍中者,指伊羅缽多羅龍王之公案也。三垢者,三毒也。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喻說勝利與過患

〈勸信序〉第十七至二十偈:「如守門牢固,不憂失財物,若垣牆缺壞,有財者憂懼。佛戒不缺漏,奉持者無憂,禁戒不牢固,毀犯者懷憂。坏器多穿漏,瓦師懷愁憂,器物若完具,眷屬皆歡喜。持戒有缺漏,為惡者常憂,不毀禁戒者,心常懷歡喜。」此四偈中,一、三偈為喻,二、四偈為法,如此法喻合說。又每偈的前兩句說勝利,後兩句說過患。
《開宗記》云:「恒以念等居心。禁防身語。惡不得便。故如守門。對治行成。畢竟清淨。不為緣壞。稱云牢固。不懼外惡劫人善財。故曰不憂失財物。護持此行。眾法成就。綱網得立。義同恒墻。遇緣毀犯。稱為缺壞。慮失戒財。故曰憂懼。次合文中。佛戒合財物。不缺壞合門牢固。奉持者合如守。無憂合不憂失。禁戒合有財。不牢固毀犯合恒墻缺句。壞憂合憂懼。次第三喻。上半喻破。下半喻持。三四行微。未極根本。易為緣虧。等同坏器。坏器既壞。本行不全。名為穿漏。僧尼行者。即是凡師。睹己過愆。怖畏惡道。故曰愁憂。三四行成。不為緣壞。剋令淨用。名為器物完具。隨能資受。名為眷屬。內心慶悅。故曰歡喜。合文可解。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母論

前文提到《事鈔》引《母論》云,《母論》者,梵名विनयमातृकाशास्त्र (Vinaya-mātṛkā-śāstra),《毘尼母經》是也,又作《毘尼母論》,或《毘尼母》,略稱《母經》、《母論》。解釋《律藏‧犍度品》,為律宗所依五部論之一,餘為《摩得勒伽論》、《善見論》、《薩婆多論》、以及《明了論》。
《摩得勒伽論》者,梵名सर्वास्तिवादनिकायविनयमातृका (Sarvāstivādanikāya-vinaya-mātṛkā),全稱《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論》。
《善見論》者,梵名समन्तपासादिका (Samanta-pāsādikā),本名《善見律毘婆沙》,解釋《四分律》。
《薩婆多論》者,梵名सर्वास्तिवादविनयविभाषा (Sarvāstivāda-vinaya-vibhāṣā),全名《薩婆多毘尼毘婆沙論》,解釋《十誦律》。
《明了論》者,梵名विनयद्वाविंसतिप्रसन्नार्थशास्त्र (Vinaya-dvāviṃsati-prasannārtha-śāstra),全名《律二十二明了論》。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五篇七聚

戒罪除前已說之波羅夷與僧殘之外,還有波逸提、提舍尼和突吉羅,合稱五篇。
於五篇之外,復有偷蘭遮與惡說,此合稱七聚。
五篇七聚又略稱為篇聚。
波逸提者,梵名पायत्तिक (pāyattika)之音譯,義譯為墮,屬輕罪。若犯此罪,或施財物,或作懺悔,自得清淨。否則,必墮惡趣,故曰墮。
提舍尼者,波羅提提舍尼之略,梵名प्रतिदेशनीय (pratideśanīya)之音譯,義為向彼悔,或對他說。若犯此罪,須對他人發露懺悔。
突吉羅者,梵名दुष्कृत (duṣkṛta)之音譯,義譯為惡作。為惡作惡語之輕罪。
偷蘭遮者,梵名स्थूलात्ययः (sthūlātyayaḥ),義譯為大障善道,略作大罪。一般而言,罪不致犯初二篇者,歸為偷蘭遮罪。
惡說者,由突吉羅之惡語開出。《事鈔》中說:「故《母論》云:身名惡作,口名惡說。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僧殘


僧殘,梵名संघावशेष (saṃghāvaśeṣa),音譯僧伽婆尸沙,是次於婆羅夷之重罪。T22 No. 1425《摩訶僧祇律》(略稱《僧祇律》)云:「僧伽婆尸沙者,僧伽謂四波羅夷。婆尸沙者,是罪,有餘應羯磨治,故說僧伽婆尸沙。」犯者須依清淨僧眾而行懺悔,否則仍與犯波羅夷罪同。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波羅夷


波羅夷,梵名पाराजिक (pārājika)T22 No. 1428《四分律》卷第一中云:「云何名波羅夷?譬如斷人頭不可復起,比丘亦復如是,犯此法者,不復成比丘,故名波羅夷。(T22n1428_p0571c06(03))波羅夷亦名他勝,如T29 No. 1558《俱舍論》卷第十五〈分別業品第四之三〉曰:「薄伽梵說犯四重者不名苾芻,不名沙門,非釋迦子,破苾芻體,害沙門性。壞滅墮落,立他勝名。」論中「犯四重者」,謂比丘犯殺、盜、婬、大妄語等四戒,亦即前偈所說「四事」,四波羅夷也。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大海不容死屍


〈勸信序〉第十三至十六等四偈:「如醫觀眾病,進止得其所,可治則進藥,不可者則捨。如醫經所說,四事不可治,可救有十三,餘者不須救。譬如有死屍,大海不容受,為疾風所飄,棄之於岸上。諸作惡行者,猶如彼死屍,眾所不容受,以是當持戒。」以醫病喻持戒之重要性。
偈中「四事不可治」指若犯「婬、盜、殺、妄」四波羅夷,為戒律中之極惡重罪,更無有法得還戒身。又,「可救有十三」指次於波羅夷之重罪——僧殘,比丘有十三條此類重罪,故名「十三僧殘」,比丘尼有十七條,故名「比丘尼十七僧殘」。不同四事,此罪須二十淨僧以作羯磨的儀式,才能滅除。
餘偈喻若犯此等重罪,猶如死屍不為大海所容受,Tib. No. 3944《攝波羅蜜多論》云:「當見猛利大怖畏。」故當精勤持戒。

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律者法也

〈勸信序〉第十一、十二偈:「所以立王者,由世諍訟故,眾人之所舉,古昔之常法。犯罪者知法,順法者成就,戒律亦如是,如王治正法。」明自古以來,眾人為解決諍訟而推舉仲裁者(立王),並制定法律作為仲裁之依據。有了法律,能令犯罪者知道違犯了什麼法律,服順法律的人也能獲得相應的成就,人人有所遵循。戒律就像世間的法律一樣,或在家品,或出家品,能令七眾共同遵循。
偈中的「戒律」乃戒與律之併稱,戒與律原有不同的意義。如前所說,者,梵名शिल (śila),音譯「尸羅」;者,梵名विनय (Vinaya),音譯毘尼,今多作毘奈耶。《四分律含注戒本疏》云:「古譯毘尼皆稱為滅,以七毘尼用殄四諍。今以何義翻之為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戒律併用之意,為含攝從心(即戒,道德面)、從法(即律,法律面)的規範。

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密護根門

〈勸信序〉第十偈:「夫欲造善法,備具三種業,當審觀其意,如羅云經說。」明欲造善法必須身語意業皆善完備,而身語二業皆由意思發起,故當於自尸羅審觀察。審觀察者,如T30 No. 1579《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九〈攝事分中調伏事總擇攝第五之一〉中云:「於自尸羅,三時觀察;或初日分、或中日分、或後日分。若見無犯,便生歡喜,晝夜精勤,隨學而住。若見有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當知如是名審觀察。T30n1579_p0873c25(01)
末句「如《羅云經》說」,羅云有作羅雲,為舊譯,也作羅睺羅,新譯羅怙羅,人名,佛十大弟子之一,密行第一。為佛嫡子。《羅云經》收於T01 No. 26《中阿含經》卷第三〈業相應品第二〉之[羅云經第四],經中佛教誡羅睺羅「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此經南傳譯作《菴婆蘗林教誡羅怙羅經》,略稱《羅怙羅經》。

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護戒當如愛尾氂牛

〈勸信序〉第八、九偈:「欲求第一最,今世及後世,當持此禁戒,終身莫毀犯。除結無罣礙,縛著由此解,以戒自觀察,如鏡照面像。」此明持戒之重要性。
若欲得第一最勝戒,今生與來生都應護戒如氂牛愛尾,即使於一輕學處,當終身捨命防護不犯,戒為法鏡,正知而行。這樣就能滅除結使,心無罣礙,種種繫縛也都得以解除。
結使者,結與使也,皆是煩惱異名,常言「九結十使」。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戒經最勝

〈勸信序〉第六偈後半偈下:「是以世最勝,演布禁戒經。眾山須彌最,眾流海為最,眾經億百千,戒為第一最。」此如律云:「世間王為最,眾流海為最,眾星月為最,眾聖佛為最。一切眾律中,戒經為上最。」法喻合說正顯戒經為最勝。
禁戒經」泛指說戒律的經典,戒者,梵名शिल (śila),音譯「尸羅」,七眾律儀之別解脫經是也。又謂「戒本」,說戒之根本。偈中之《禁戒經》也是《佛說迦葉禁戒經》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