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科判大小乘相決同異

本文:p. 247LL04

大小乘相決同異中分為二項─┬─一小乘三學

             └─二大乘三學

消文:

科判大小乘相決同異分二:

第一項 小乘三學:明小乘戒定慧。

第二項 大乘三學:明大乘戒定慧。

消文者按,《事鈔》原典科判為別釋分二:初、小乘三學,二、大乘三學。

 


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總示

本文:p. 247LL06

《事鈔》云:「三乘道行,如上已明。 今通決正,不出三學。一切聖人無不行此。」  《資持》釋云:「上二句躡前。 今下正示。」

消文:

律祖在《事鈔》中說:「三乘的修行,前面已經說明過了。現在三乘修行的正確決擇,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所有的聖人都是依三學而修行。」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析釋《事鈔》文,如下:

科判正釋分三:初、總示,二、別釋,三、結勸(《略編》未錄)。今初

初、總示

科判總示分二:初、躡前,二、正示。今初

初、躡前

上二句「三乘道行,如上已明」,躡前。

二、正示

今通決正」以下,正示。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標章

本文:p. 247LL08

第七節 大小乘相決同異

《資持》云:「相決同異。同謂進修方便,唯是三學,無別途故。異乃心志廣狹,故分二乘,用與別故。」

消文:

科判出俗本意分七之七:第七節 大小乘相決同異:說明大小乘修行三學的差別。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標釋大小乘相決同異,如下:

科判大小乘相決同異分三:初、標章,二、正釋,三、結勸。今初

初、標章

明大小乘相決同異。「」指唯一的進修方便是三學,沒有別的途徑。「」指修學的心志,有廣狹差別,所以分為大乘和小乘,受用(自利)和施與(利他)之別。消文者按,特指菩提心之廣狹差別。

《別行篇出家宗致出俗本意大小乘相決同異》科判表


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結略指廣

本文:p. 247L06

《資持》云:「上之三科總論十界之因故並名行。凡罪即三途行,凡福即修羅人天行,聖道即三乘佛果行。歷示心行,令識因果。捨罪修福,革凡成聖,厭小慕大,趣一佛乘。是故業疏專指大乘為出家學本。即戒本云:若有自為身,欲求於佛道,是也。

消文: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為三觀略作結攝,如下:

上所說行凡罪行、行凡福行和行聖道行等三科,概括論述十法界的因,所以通稱為「」。凡罪行就是三惡趣的因;凡福行就是修羅、人、天的因;聖道行就是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和佛果的因。消文者按,「三途」,又作三塗,即火途地獄、血途畜生和刀途餓鬼等三惡趣。

清清楚楚地顯示各種心行,讓道俗認識因果,進而捨凡罪行修凡福行,更進一步革凡福行成辦聖道行,厭棄小乘人行,仰慕大乘人行,最後趣入一佛乘。這是《業疏》專指大乘為出家修學的根本的原因。也就是《戒本》中所說的「若有自為身,欲求於佛道。消文者按,此兩句出現在T40 No. 1806《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T22 No. 1430《四分僧戒本》卷末之偈頌。「自為身」指小乘人。

 


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資持析釋三觀

本文:p. 246LL03

《資持》續云:「然行位有三,觀境唯一,所謂事也。見理有二,前二性相雖殊,皆以空為理也,後一以心為理。前二為權,後一是實。然出家超世,通學三乘。今依業疏,準開會意,專指佛乘為出家本矣。 性空中,初中標位。次句示行。觀即能觀智,事即所觀境。下二句見理。以我人善惡,性本自無,緣會故生,緣散即滅,生滅滅處,名為空理,即是二乘所至之極。 次小菩薩中,位行理三,同上分之。 三大菩薩中,初句標位。次句明理。觀法唯心,即事顯理故。下句示行。以一切諸法,本唯一識,一識之外,更無別法。無始妄動,橫計心境,有彼有此,內外差別。窮此差別,皆是意思,妄起取著,由取著故,妄構名言。是故智者欲觀唯識,必以意言為所觀境。由此意言皆一識故。是則不離思議了非思議,即於差別達無差別。故下引證

消文: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進一步析釋《事鈔》所論三觀,如下:

然而行聖道行,許多經論中都有提到(例如性空觀出自成實論宗阿含等經;相空觀出自中觀等論、多宗般若;唯識觀出自攝大乘論),主要分為小乘人行、小菩薩行和大菩薩行等三位。但是觀境只有一位,也就是觀事。見理有二,即空理、心理。性空觀和相空觀二者雖然相去懸殊,但都是以空為理。唯識觀則以心為理。如果以權實分,則性空觀和相空觀為權,唯識觀是實。然而出家的目的,在於超脫煩惱塵垢,所以三觀共聖道行。現在依據《業疏》的意旨,主要在於開除三乘之方便教,而會入真實之一乘教法。是故專指一佛乘為出家之本。

科判列示三位分三:初、小乘人行,二、小菩薩行,三、大菩薩行。今初

初、小乘人行

科判性空觀中分三:初、標位,二、示行,三、見理。今初

初、標位

初句「一者小乘人行」是標位。

二、示行

次句「觀事生滅」是示行。觀即能觀智,事即所觀境。

三、見理

下二句「知無我人,善惡等性」是見理。因為我人善惡,本無自性,是因緣和合而生,緣散即滅,生滅滅處,名為空理,也就是二乘行者的最終成就。

二、小菩薩行

標位、示行和見理等的分法,同上。也就是:

科判相空觀中分三:初、標位,二、示行,三、見理。今初

初、標位

初句「二小菩薩行」是標位。

二、示行

次句「觀事是空」是示行。觀即能觀智,事即所觀境。

三、見理

下二句「知無我人,善惡等相」是見理。因為我人善惡,見相如幻,當相即空。

三、大菩薩

科判唯識觀中分三:初、標位,二、明理,三、示行。今初

初、標位

初句「三大菩薩行」是標位。

二、明理

次句「觀事是心」,明理。觀法唯心,所以觀境所顯示的即是心理。

三、示行

下句「意言分別」是示行。因為一切諸法,根本只有一識,一識之外,沒有別的法。由於無始以來妄念擾動,錯誤計執心境,而有彼此、內外之差別。這一切的差別,都是意識所思,妄念生起而取相執著。因為取相執著,於是依相假立名字言說。所以,有智慧的人,如果要觀行唯識,必須以意言為所觀境。因為意所思者都只有一識。於是,不離思議而了別不思議,就能從差別中通達無差別。

最後,「《攝論》」以下,引證,引《攝大乘論》證成。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資持略釋三觀

本文:p. 246LL07

《資持》云:「三觀並云觀事者,事即是境。心依境起,隨境立觀,謂色心陰入界有情無情善惡無記等。 若論智解須達諸法,若於時中觀心為要。隨心所起,起即是事,若善若惡。三理照之,乃知顛倒,但有安計,本無所有,隨心動用一切皆空。 或推相見性,謂之性空,即相知幻,謂之相空,達相是心,謂之唯識。猶如夢事,或推夢想,從何生滅,或知睡夢,當相不實,或知唯心所變,無別夢事,喻上三觀略知淺深。

消文: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的解釋如下:

三種觀法都說到「觀事」,事就是對境。識心依境而起,並且隨境簡擇行觀,也就是指色蘊、心蘊(即受想行識)、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有情、無情、善惡無記等諸法。

如果要照見解了,則必須通達一切法,在二六時中,觀察自心非常重要。隨識心所起的就是對境,對境而有善、有惡。然而藉由物理、生理和心理等三理觀照之下,便能了知一切法都是顛倒,只是以名言安立,一切法根本無所有,只是隨識心而起作用,一切皆空。

根據相狀推論,而了知諸法無自性,稱為性空,根據相狀推究,而了知諸法如幻,稱為相空,通達諸法實相是心,稱為唯識。譬如夢境,或者推論夢境從何生滅,或者知道睡夢不真實,或者了知夢境只是識心所現,並沒有真實的夢境。以上比喻,扼要介紹南山三觀。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別示三觀所修行相

本文:p. 246L02

《業疏》續云:「一者小乘人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性。二小菩薩行。觀事是空,知無我人、善惡等相。三大菩薩行。觀事是心,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  《濟緣》釋云:「三種觀法並云觀事者,事即觀境,統收諸法。文中且舉我人善惡,故云等也。初則見相如實,觀性本空。次則見相如幻,空華水月,當相即空,不待觀性。後則觀一切法唯心所變,心外無法。初觀生滅,滅已見空。次觀幻化,生處見空。後觀唯心,生滅幻化,無非心變。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生滅有相,相如幻化。二乘小聖見之為空。然而不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故大菩薩但了唯心,圓修三觀,不偏性相,故名中道。意言分別者,謂觀一切諸法,皆由心思口議,分別前事,故有差別。萬法皆歸思議,思議不出自心,攝末歸本,故云唯心。下引《攝論》,即《攝大乘論》。願樂位通收加行三賢也,究竟位別指最後妙覺。行雖淺深,皆觀唯識,即是中道,故云觀中。緣謂能觀,意言分別,即所觀,故云境也。

消文:

律祖在《業疏》中接著宣說南山三觀,如下

一、性空觀,這是小乘人行,也就是聲聞、緣覺所修的法。觀察一切法的生滅無常,了知自性是空,沒有真實的人我,也沒有真實的法我。消文者,此破人我執與法我執,證得空性,成就解脫。

二、相空觀,這是小菩薩行,也就是見道位以下,加行道與資糧道行者所修的法。觀察一切法的自相是空,了知無人我相、無法我相。消文者按,觀照緣起有,如夢幻泡影,不取相而成就解脫。

三、唯識觀,這是大菩薩行,也就是聖者菩薩所修的法。觀察一切法唯心所造,意所思者乃虛妄分別。所以《攝大乘論》說:「從願樂位(地前菩薩總名)至究竟位(妙覺位),是觀察不生不滅的中道,能觀、所觀是以分別為對境。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解釋《業疏》文,如下:

性空觀、相空觀及唯識觀等三種觀法,都說「觀事」,事就是觀境,總攝一切法。《業疏》文中只舉我、人,善、惡為例,所以說「等」。

一、性空觀:見相如實,觀性本空。

二、相空觀:見相如幻,空華水月,當相即空,不待觀性。

三、唯識觀:觀一切法唯心所變,心外無法。

此外,

一、性空觀:觀生滅,滅已見空。

二、相空觀:觀幻化,生處見空。

三、唯識觀:觀唯心,生滅幻化,無非心變。

因為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生滅有相,相如幻化。二乘、小聖的行者,觀見這些現象,認為是空。然而並不知道諸法生滅去來,根本即是如來藏。

所以大菩薩覺了諸法唯心,圓滿修行三觀,既不偏執性空觀,也不偏執相空觀,因此稱為中道。意言分別」的意思,是說觀一切諸法,都是以心思惟、以口議論的方式,對於現前的境界加以分別,所以有差別。一切法都可歸結為心思口議,而心思口議不外乎都出自於自心,攝末而歸於本,所以說「唯心」。接下來所引《攝論》,是指《攝大乘論》

願樂位」涵蓋加行道凡夫菩薩和十住、十行及十迴向等三賢位聖者菩薩。「究竟位」特別指最後的妙覺位菩薩。修行雖有淺深,但是都是修行唯識觀,這就是中道,所以說「觀中」。「」即能觀,「意言分別」即所觀,所以說「」。

消文者按,參閱p. 200L04第二節別列三觀。

 


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標舉三種觀法

本文:p. 246L01

《業疏》續云:「然聖道行,經說乃多,並隨機緣故藥無準。要而言之,不過三種。  《濟緣》釋云:「敘廣攝廣歸要止有三種。」

消文:

律祖在《業疏》接著說:「然而聖道的修行法門,經典中有許多說法,都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所以對治的藥方並非一成不變。總而言之,可以攝為三種。

消文者按,科判列示行相分三:初,標舉,二、列所,三、結指。

 


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敘聖道難行應須行

本文:p. 245LL03

第六節 明出家已行聖道行

《業疏》云:「但出世道,無始未經。皆由著世,慣習難斷。 今既拔俗,智鑒明利若不行者,禽獸無別。  《濟緣》釋云:「敘難行所以。 今下次勸勵力須修。即用上文智論偈意。

消文:

科判出俗本意分七之六:第六節 明出家已行聖道行:宣說出家後應有的聖道行為。

律祖在《業疏》中說:「除了乘願再來的菩薩以外,出世解脫道,凡夫從無始以來都未曾經歷。這都是由於凡夫無始以來都貪著現世安樂,這種熏習很難斷除。今天既然要拔除世俗習氣,而且有明利的智慧和鑒識能力,如果不行出世解脫道,與禽獸沒有差別。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釋《業疏》文,如下:

科判行聖道行分二:初、標(《略編》未錄)二、釋,又分二:初、敘難勸修,二、列示行相。今初

初、敘難勸修

科判敘難勸修分二:初、敘難行所以,二、勸勵力須修。今初

初、敘難行所以

前段敘述聖道難行的原因。

二、勸勵力須修

後段「今既拔俗」以下,勸勵力須修,勸勉出家已必須精勤修道。這裡採用上文行凡福行中所引《大智度論》的偈文意趣勸勉。消文者按,實際上《略編》並未錄用。

《別行篇出家宗致出俗本意明出家已行聖道行》科判表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結示凡福行難識

本文:p. 245LL04

《資持》云:「準知修道,事行難分。自非達人,何由可識?

消文: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說:「由此可知,修道的過程當中,事和行是不可分的。自己沒有通達事理,怎能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