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引歸敬儀明理體三寶殊勝之理

本文:p. 16L07
《歸敬儀》云:「緣理三寶者:理謂至理。天真常住,還是心體。且從染說,無始有終。但為惑網,不能出障。今以三學剋翦纏結。惑業既傾,心性光顯,始終性淨,無始無終。 由法成立,隨境分相,即號此相為五分法身。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前之三學從因受名。由戒護助,果成法身,故云戒身。定慧準此可以類知;後二從果次第受名。解脫身者,由慧剋惑,惑無之處名解脫身。解脫知見乃以出纏破障反照觀心,故云知見身也。 唯佛法中三乘聖者具此五分,能為六道作大歸依。 故論云:歸依於佛者,謂一切智五分法身也。歸依於法者,謂滅諦涅槃也。歸依於僧者,謂諸賢聖學無學功德,自身他身盡處也,即自他惑滅所無之處,故云盡處也。 如世珍寶,為生所重。今此三寶,為諸群生,三乘七眾之所歸仰,故名正歸。」 《歸敬儀》又云:「此明理寶是歸依所宗。故覆詳之,令心有寄。」
消文:
律祖在《歸敬儀》中說緣慮理體三寶如下:
(理體三寶之)理意謂至高之真()(),它不假造作且無生滅變遷(常法),也是眾生俱生清淨的心體(佛性)。從染汙的角度看起的話,無始以來,眾生的清淨心體為無明蒙蔽,但是經過如理修持,終究再度獲得清淨,所以說無始有終。如果從自性清淨的心理看起的話,只因為被愚痴惑網纏縛,以致於不能脫出二障。但是現在以三學利剪剪開纏結,惑業既然已經傾覆,心性自然再度光顯,也就是說,心體自性始終是清淨的,所以說無始亦無終。
現在從教法的方面來證明至理成立。隨著種種境界,生起五種相,並稱此五相為五分法身。也就是理寶五分所謂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三學是從因地來給與名號。由戒行護助修定慧,其果成就法身,所以名為戒身。定慧可以由此類推得知;解脫與解脫知見是從果地來次第彰顯名號。解脫身是由慧斷除煩惱,煩惱斷盡名為解脫身。解脫知見是以剪開煩惱纏結、破除所知障之後反過來照見俱生清淨的心性,所以說知見身。
唯有佛法中所說的三乘聖者具有這五分法身,所以能成為六道眾生的大歸依處。
所以《薩婆多論》說:「歸依佛是歸依於一切智五分法身。歸依的法是滅諦涅槃。歸依僧是歸依有學、無學諸賢聖的功德,歸依自身所證或他身所證之果位。」文中的「盡處」,是指自他惑業皆滅盡之希願處,所以說「盡處」。
譬如世間珍寶,是凡愚眾生所珍重的。現在所說的理體三寶,是法界眾生、及三乘七眾所歸投仰望的,所以名為正歸依。

最後,《歸敬儀》結攝說:「以上說明理體三寶是法界眾生宗仰的歸依處。所以一再地詳細說明,希望能令行者心中有所寄託。」

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明理寶最勝之理

本文:p. 16L04
《戒疏》又云:「四寶為言,理體為勝,由常住故,為世所歸。餘三隨設,體是有法。」 《行宗》釋云:「功用正明中云:理寶勝者,理通大小,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淨心本即大乘理。今須約大以論勝劣。 《歸敬儀》云:理謂至理,天真常住,還是心體。若爾,與一體何異?答:一體在迷,專據凡說;理寶約證,唯從聖論,故分二矣。是故理寶獨勝餘三。」
消文:
律祖在《戒疏》又說:「以四種三寶來說,理體三寶是最殊勝的,因為理體三寶常住世間,是世人所歸依之處。其餘三種三寶,是隨理體三寶而設立的,它們的體性都是有為法。」消文者按,有為法乃因緣和合而生,故生滅無常。
元照律師的《行宗》釋說:「理體三寶殊勝的理由,是因為它的教理通大小乘,我空真如是小乘之理,清淨佛性是大乘之理。現在要從大乘的觀點來討論理體三寶與其餘三寶的勝劣差別。
《歸敬儀》說:(理體三寶之)理意謂至高之真()(),它不假造作且無生滅變遷(常法),也是眾生俱生清淨的心體(佛性)如果是這樣的話,理體三寶與一體三寶有什麼差別呢?
答:一體三寶就迷惑眾生而言,是專門針對凡愚眾生而說的;理體三寶是就證果的聖者而言,是只從聖者的角度而論,所以分為理體三寶和一體三寶。因此,理體三寶超勝其餘三寶。」

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以《行宗》析釋《戒疏》明三寶義(下)

本文:p. 15L09
《行宗》釋云:「初約義略釋,上三句顯益。近遠二字,必對因果。二死者,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變易,唯佛永盡。希下一句結名。希世者,世間無故。獨達者,超諸有故。 故下次引文廣釋。今用四種三寶,對此六義。初義,通四。住持,無信不遇。化相,無緣不遇,舍衛三億可以明之。理體局聖,凡愚不遇。一體,二乘不遇。 第二義中,唯約理寶。《歸敬儀》云:『住持三寶,體是有為,具足漏染。』又云:『化相體是無常,四相所遷,滅過千載,但可追遠,用增翹敬。據後一體,在迷隨染。故此三種,皆無此義。』 第三喻中,六通在人,唯對化相。神境、他心、天眼、天耳、宿命、漏盡,六皆明徹,總號為通。毒謂苦惱。下云寶能現除貧苦,與此頗同。 第四通四。住持化相,能發信仰。理體一體,可以修證,皆是嚴身。 第五亦通四。餘三易解。住持佛法,雖是世物,莫不表示法身,功用無極。《歸敬儀》云:『金木石土體是非情,以造像故,敬毀之人自獲罪福。』故知此寶得名無上;法亦準同。剃染之僧為世福田,人天中勝。破戒惡行,猶過外俗,況餘持奉其勝可知。 第六唯局理寶。《歸敬儀》云:『此之三寶常住於世,不為世法之所陵慢。一體雖常,然就迷邊隨緣流變。餘二無常,非所論矣。』八法者,《智論》云:『衰利、毀譽、稱譏、苦樂。四違四順,能動物情,名為八風。』理寶人法,皆是出世無漏聖道,不為八法之所動故。」
消文:
元照律師在《行宗》中析《戒疏》說,首先大略解釋三寶的意義。
前三句「此三益世,近拔三有,遠清二死。」顯示三寶如何饒益眾生。
文中的「近遠」二字,必須對應因果而說。意思是指不論在因地或果地都能饒益眾生。
二死的意思,一是分段生死,指三乘凡夫輪迴六道所共的生死。二是變易生死,指聲聞、緣覺、菩薩等聖者之生死。只有佛才永斷生死。
下一句「希世獨達,可重名寶。」結攝佛法僧名寶的理由。
希世的意思,指世間沒有的緣故。
獨達的意思,指超越三有的緣故。
下一句「故《寶性論》」以下,一一引寶性論》論文廣泛解釋。
在這裡元照律師以四種三寶對應寶性論》中的六種意義。
第一義是希有義,通用於四種三寶。住持三寶,沒有信心則遇不到。化相三寶,沒有殊勝因緣則遇不到。譬如舍衛城有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三億家不聞不見佛,由這個公案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理體三寶,只局限於聖者可遇,凡愚眾生則遇不到。一體三寶,二乘人則遇不到。
第二義是離垢義,只局限於理體三寶,其餘三種三寶沒有離垢義。
關於這點,在《歸敬儀》中特別說明如下
住持三寶,體性是因緣和合的有為法,具足有漏的染汙性。
化相三寶,體性是無常的,具有生住異滅四相遷流變化。釋尊入滅雖已超過千載,但是後人可以透過追懷而增長仰望恭敬之心。
最後的一體三寶,在迷惑中的眾生,只能隨順垢染沉浮生死。
因此,以上所說三種三寶,都沒有離垢義。
第三義是勢力義,以六神通唯有三乘聖者可得為喻,所以只對化相三寶而言。神境智證通、他心智證通、天眼智證通、天耳智證通、宿住隨念智證通、漏盡智證通種神通徹,總為通。消文者按,外道只能得五通。其中「去毒」的毒是指苦惱的意思。《戒疏》還提到說「寶能現除貧苦這裡所說為相同。消文者按,又《戒疏》有說:「又寶有二能:一、現除貧苦者,顯戒現止業能感名利交免三塗之貧苦也。二、資成形命者,顯戒近獲人天,遠成五分,斯益既厚故求無厭。《略編》未錄。
第四義是莊嚴義,通於四種三寶。住持三寶和化相三寶,能令眾生生起信仰之心。理體三寶和一體三寶,可以讓眾生修行與證悟,都是莊嚴法身的作用。
第五義是最勝義,也通於四種三寶。除了住持三寶之外,其餘三種三寶容易理解。住持三寶當中的佛寶與法寶,雖然是世間的事物,但是都代表法身,它們的功用是沒有極限的。消文者按,此處「世間事物」指塑造佛像與製作經論的材料。
譬如《歸敬儀》當中所說:「金屬、木頭、石材、以及土泥等,雖然體性是非情,但是因為用來塑造佛像的緣故,尊敬或毀損佛像的人,自然獲得罪報或福報。」
因此知道佛寶名為無上;法寶名為無上的道理也一樣。
剃鬚髮、著壞色染衣的僧寶,是世人的福田,是人天當中最殊勝的。就算是破了戒犯下惡行的僧人,還是超勝過外道與俗眾,何況其他有持戒和行善的僧人,其殊勝可想而知。
第六義是不改義,只局限於理體三寶。
譬如《歸敬儀》當中說:「理體三寶常住於世,不受世法陵辱和輕慢。一體三寶雖然也常住,然而就迷痴的眾生方面來說,它是隨順因緣流轉變化的。其餘的化相三寶和住持三寶,兩者體性屬於無常,不是不改義這裡所談論的。」
不改義當中所談到的八法,是如《大智度論》當中所說:「衰利、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其中衰毀譏苦是四種違緣,而利譽稱樂是四種順緣,能挑動眾生的情染,所以名為八風。」
理體三寶當中的人(指佛與僧)和法,都是出世間的無漏聖道,所以八風吹不動。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戒疏》引《寶性論》明三寶義(上)

本文:p. 15L06
《戒疏》又云:「此三益世,近拔三有,遠清二死。希世獨達,可重名寶。 故《寶性論》喻分六義。一希有義:世寶貧窮所無,三寶薄福不遇。二離垢義:世寶體無瑕穢,三寶絕離諸漏。三勢力義:世寶除貧去毒,三寶六通難思。四莊嚴義:世寶嚴身令好,三寶能嚴法身。五最勝義:世寶諸物中勝,三寶諸有無上。六不改義:世寶鍊磨不變,三寶八法不動。」
消文:
律祖在《戒疏》中說明佛法僧名為三寶的理由。
《戒疏》中說:「佛法僧三者,能夠饒益世間一切眾生。近的來說,拔濟眾生遠離三有苦海;遠的來說,清除分段與變易二種生死。世間稀有難得,唯獨佛法僧能令眾生到達涅槃彼岸,可說無比貴重,所以稱為寶。
因此,律祖引《寶性論》以譬喻方式,分六種意義解釋三寶。
一、希有義:世間珍寶是貧窮者所欠缺的;譬喻稀有的三寶是薄德少福者遇不到的。
二、離垢義:世間珍寶體性沒有瑕疵汙穢;譬喻三寶諸漏已盡,無復煩惱。
三、勢力義:世間珍寶能清除貧困淨除苦惱;譬喻三寶有六神通不可思議。
四、莊嚴義:世間珍寶能莊嚴色身令具妙好威儀;譬喻三寶能莊嚴法身。
五、最勝義:世間珍寶是一切事物中最殊勝的;譬喻三寶是三有中至尊無上的。
六、不改義:世間珍寶耐鍊堪磨,質地不變;譬喻三寶以八風吹襲,如如不動。

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明歸依境之種種相狀

本文:p. 14LL05
第二項 顯相
《戒疏》云:「有四種三寶。 一理體者:如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 二化相者:如釋迦道王三千為佛寶,演布諦教為法寶,拘鄰等五為僧寶。 三住持者:形像塔廟為佛寶,紙素所傳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 四一體者:如常所論。唯約心體義分三相,如《涅槃》說三寶同性等。」 《行宗》釋云:「他宗皆闕理寶,四位分別獨出今疏。 初明理寶。文出《多論》。五分者,戒定慧從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彰號。由慧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出纏破障,反照觀心,名解脫知見。滅理,四諦滅諦涅槃。學無學者初果已去,同見真諦,名理和僧。然此理寶亦即同體,但望佛僧證理邊為別。故《多論》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相有差別,故分三寶。 化相中。三千者,所化之境。諦教即四諦,法門雖多而以首者言之。又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教門,廣略異宜,無出此四。拘鄰,此云本際,即鹿苑中,初度五人。首曰拘鄰,即憍陳如也。二曰頞陛、三曰跋提、四曰十力迦葉、五曰摩訶拘利。 住持中。戒法是僧體,儀相即削染也。 一體中。如常論者,即指經論之宗。三相如後自委。」 《芝苑》云:「眾生妄念,天真本具,一體三寶也。諸佛果德,清淨無染,理體三寶也。乘時利見,啟迪群庶,化相三寶也。垂裕後世,流及無窮,住持三寶也。」」
消文:
以下宣說翻邪三歸分六之二:第二項 顯相,主要介紹歸依境的種種相狀。
律祖在《戒疏》中說:「三寶可分為以下四種:
一、理體三寶:譬如以戒、定、慧、解脫、以及解脫知見等五種功德法成就的理體名為佛寶;滅諦的涅槃道理是法寶;現聲聞的有學、無學功德是僧寶。
二、化相三寶:譬如釋迦世尊成道之後,教化三千大千世界,名為佛寶;演說散布之四諦教法,名為法寶;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名為僧寶。消文者按,拘鄰即為佛最初所度的五比丘之一,阿若憍陳如。阿若為名,憍陳如為姓,故一般都稱憍陳如。
三、住持三寶:佛涅槃後,世人供奉的塑像、畫像、舍利塔廟等,名為佛寶;以貝葉、紙張或絹帛等素材所傳的三藏,名為法寶;具戒如法修持,有威儀行相的出家眾,名為僧寶。
四、一體三寶:就如經論中平常所論述的,譬如《大乘義章》、《法華經玄義》、《華嚴經孔目章》等。這裡只舉心的體性定義為三相:心的體為佛寶;相為法寶;用為僧寶。另外譬如《涅槃經》說的三寶同一體性等,所以又名同體三寶。」
元照律師在《行宗》當中解釋說:「除了自宗的《戒疏》論述有四種三寶之外,他宗都沒有談到理體三寶。
首先說明理體三寶,理體三寶的說明文,出薩婆多論》。所謂的五分,是指戒、定、慧、解脫、以及解脫知見。戒定慧是從因地來給與名號,而解脫與解脫知見是從果地來彰顯名號。
由慧斷惑煩惱煩惱境界解脫。
出纏縛而所知障,並且過來觀心,名解脫知見。
所謂滅理,是指四諦中的滅諦涅槃道理。
所謂學、無學,是指證得初果以上,都見到無自性的真如實相,也就是同破見惑思惑,同證無為之理的僧寶。
然而理體三寶也就是同體三寶,只是從佛與僧證得滅諦道理之差別而分。
因此《薩婆多論》:佛是法,法是佛;僧是法,雖然都同體之一法,但是相有差別,所以分三寶。
其次說明化相三寶。所謂三千,是指佛陀教化的境界。消文者按,即三千大千世界。
所謂諦教,也就是四諦,佛陀所說法門,雖然有八萬四千之多,然而是以出定後為五比丘所說的四諦作為代表。
此外,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二乘,法門的廣略雖有差異,但是教義上都不出此四諦。
拘鄰,華言本際,也就是佛成道後,在鹿苑中,位比丘當中的第一人,名叫拘鄰,也就是憍陳如。第二位叫頞陛、第三位叫跋提、第四位叫十力迦葉、第五位叫摩訶拘利。
第三說明住持三寶。當中所說的戒法,是指僧體,儀相是指威儀行相,特別是指剃髮鬚、著壞色染衣的意思。
第四說明一體三寶。所謂如常論的意思,是指經論平常的主張。「三相」如後段之《涅槃經》中所說
元照律師又在《芝苑遺編補遺》(又作《芝園集補續》)中補充說明:「眾生雖然由妄念所執,但是依然具備不造作的真如本性,這就是一體三寶。諸佛的果德是清淨無染,這就是理體三寶。應機宣說有利的見解,啟迪無明愚痴的黎庶,這就是化相三寶。教法有僧伽弘傳而嘉裕後世,並且綿延不絕,這就是住持三寶。」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明歸依的意義

本文:p. 14L02
第一項 歸意
《業疏》云:「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 所歸以救護為義。 如人獲罪於王,投向他國,以求救護。彼王敕言:汝求無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當救護。 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 《濟緣》釋云:「初句示境。 所歸下顯義。 如人下舉喻。 眾生下合法。上三句合上獲罪於王,下二句合上投向他國。魔有四種:天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未歸三寶,皆繫屬焉。」
消文:
第一項 歸意
以下宣說第一項 歸意
律祖在《業疏》中引《薩婆多論》宣說歸依的意義。
眾生應以三寶為歸依處。
歸依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三寶的救護。
譬如有人被自己的國王判為有罪,因此投奔他國請求救助保護。於是他國國王命令說:你為了追求沒有怖畏而來投靠我,就不可以離開我的國境,而且要遵守我國的教法,這樣必定獲得救護。
眾生也是如此。如果歸屬於魔王,必有生死的過患。反之,如果歸依三寶,魔王就無奈你何。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薩婆多論》如下:
第一句「以三寶為所歸」,顯示歸依境。
第二句「所歸以救護為義」,顯示歸依三寶的意義。
接下來的「如人獲罪於王,投向他國,以求救護。彼王敕言:汝求無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當救護。」是舉喻。
再接下來的「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是法合。
後者前三句「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過。」是合喻中的獲罪於王,後二句「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是合喻中的投向他國。
這裡所謂的「魔」,有四種:天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沒有歸依三寶的眾生,都歸屬於魔眷。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明三歸通五法彰顯其功德殊勝

本文:p. 13L13
第一節 翻邪三歸
《業疏》云:「《母論》云:有五種三歸: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戒。唯具戒者不行於今,餘四通有。」 《濟緣》釋云:「《母論》三歸該通五法,足彰功勝。 獨後一種,八年制斷,故不行耳。

翻邪三歸中分為六項┬一歸意
         ├二顯相
         ├三功益
         ├四懺悔
         ├五作法
         └六料簡
消文:
第一節 翻邪三歸
現在宣說第一節翻邪三歸,也就是要翻轉往昔的邪見邪信,今後乃至盡形壽,應當受三歸依。以下律祖在《業疏》中引《毘尼母論》《備覽》中略作《母論》說明有五種三歸依。
一、翻邪:即翻邪三歸。初入佛門之在家眾,只歸依三寶而不受任何戒法,故亦謂但三歸。
二、五戒:即五戒三歸。在家眾正信歸依三寶之後,加受五戒,謂五戒三歸。
三、八戒:即八戒三歸。在家眾歸依三寶之後,受持八關齋戒,謂八戒三歸。
四、十戒:即十戒三歸。沙彌、沙彌尼歸依三寶之後,受持十戒,謂十戒三歸。
五、具戒:即具足戒三歸。比丘、比丘尼歸依三寶之後,受持具足戒,謂具足戒三歸。消文者按,具戒為具足戒之簡稱,新譯作近圓戒。
這五種三歸當中,具足戒三歸現今已經不施行了,其餘四種三歸依則都還有施行。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特別解釋,《母論》強調三歸依通於翻邪、五戒、八戒、十戒、以及具戒等五法,足以彰顯三歸的功德殊勝。獨最後一種,佛成道第八年制斷,所以說「不行於今」消文者按,佛成道後前八年為出家弟子授具足戒,當時只對弟子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善來比丘,於我法中,快修梵行,斷盡苦惑。」利根弟子即得具足戒。第八年以後,制斷原有的具足戒三歸,制定要具三師七證,並且必須依白四羯磨,慎重作法,納受戒體,故說「不行於今」。
科判翻邪三歸分六:一、歸意;二、顯相;三、功益;四、懺悔;五、作法;六、料簡。
第一節翻邪三歸分六項來說明:
第一項、宣說歸依三寶的意義。
第二項、宣說三寶的相狀。
第三項、宣說歸依三寶的勝利。
第四項、宣說歸依前應作懺悔。
第五項、宣說歸依儀軌。
第六項、以問答方式攝彼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