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釋綺語

本文:p. 187L02

第四支 綺語

《資持》云:「言綺語者。古德釋云:如世錦綺交錯成文。或云綺側語,言乖道理故名綺側。亦名無義語。」

消文:

科判示四過分四之四:第四支 綺語。無意義語。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解釋說:「綺語的意思,古代的大德解釋說:『有如世間多彩多姿的絲織品一般,錯綜成文。』或者稱作綺側語,因為所說的內容不合道理,所以稱為綺側,也稱作無意義語。」

相•罪•妄•過•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引律說兩舌不犯

20191030引律說不犯兩舌

本文:p. 186LL01

《事鈔》云:「《律》不犯者,破惡知識、惡伴黨、和尚、同師、親友於僧塔廟作無義利。破如是一切無犯。」  《資持》釋云:「上之二種破近習惡人。世有濫濁之人,反為眾首,俗愚無識,妄相親厚。護法利他,故破無犯。惡伴同之。和尚等者次破共謀惡事。無義利者謂欲共議侵壞僧塔。破下總結。

消文:

律祖在《事鈔》《四分律》說:「不違犯兩舌的情況,「破壞惡朋友、惡同伴、和尚、同師門者、親友團、塔廟做出對佛法無義利的行為。破壞這些行為,犯。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解釋說:「前面二種,是指壞與這兩種惡人接觸交往世間常有鄙陋的人,反而成為眾人的首腦,在家眾愚痴無知識,胡亂相互親近厚待。為了保護佛法利益他人,所以破壞他們,這種情況無違犯。惡同伴也一樣,破而無犯。和尚等的意思,是指壞他們共謀惡事。無義利的意思,是指他們想要共同商議侵犯破壞僧團、。破如是一切無犯,是總結。消文者按,原典:「世有濫濁之僧,……」,原典本意指僧,所以《資持》才釋云「護法利他」。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引律說兩舌義

20191029引律說兩舌義

本文:p. 186LL02

《事鈔》云:「《律》云。兩舌者。彼此鬥亂令他破也。」

消文:

律祖在《事鈔》《四分律》說:「兩舌的意思,即離間語。就是使得彼此相互鬥爭,破壞他人和諧。」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釋兩舌即離間語

20191028釋兩舌即離間語

本文:p. 186LL04

第三支 兩舌

《資持》云:「名中兩即所說之境,舌乃成言之具。疏云:此本翻譯頗是質陋,以雖兩舌不作分意不犯此戒。現翻為離間語其為得矣。

消文:

科判示四過分四之三:第三支 兩舌。離間語。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說:「名相中的』就是所說的對境,表示對境有兩人。』是成辦言說的工具。《戒本疏》說:這個名相本來的翻譯,質地相當粗陋,因為然是兩舌,但是沒有開的思,所以不犯此戒。現在翻譯為離間語,較為恰當。」消文者按,《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原典:「釋戒名。二邊傳言故為兩舌。此本翻譯頗是質陋,故今現翻云離間語斯為得矣。故雖兩舌,不作分意,不犯此戒。

持犯別相•性罪•妄•示四過•兩舌科判表


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示惡口諸開緣不犯

本文:p. 186L08

《事鈔》云:「不犯中。相利故說、為法故說、為律故說、為教授故說、為親友故說上皆內無嫌恨慈濟故示惡語。 或戲笑但犯吉羅或因語次失口、或獨處說、或誤說等皆不犯。」  《資持》釋云:「不犯有九。前五皆據師友匠成,語雖粗惡,內無瞋怒,故在開位,如註顯之。《疏》云:片涉譏嫌即是正犯。然瞋心難狀,非智莫曉。彌須審悉,不可自欺。初言相利即泛爾同學,異下親友。四云教授謂直示時事,異上說法說律也。 餘四即約掉散遺失。注犯吉者以乖儀故。失口謂心知語失,異下忘誤。」

消文:

律祖在《事鈔》說不犯惡語戒的情形,如下:

不違犯惡語戒的情形中,為了相互的利益而說、為了佛法而說、為了戒律而說、為了教授而說、為了親友而說以上都是在內心沒有嫌恨,為了慈悲濟人而說惡語或戲笑只犯下罪或者因為脫口說出而失言、或獨處時說或者因為忘念而誤說等都屬於開緣不違犯。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解釋《事鈔》文,如下:

不犯有九種情形以上所說五種情形,都是基於師友的立場而說的,說的雖然是粗惡語,但是內心完全沒有瞋怒,所以都是在開緣的範圍內,就如註釋中所顯示的。《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說:「稍有涉及譏嫌就是正犯。」然而瞋心很難形容,除非有智慧,否則很難曉覺。更加必須審察了解,不可自欺。第一句中的「相利」就是泛指同行善友,不同於接下來所說的親友。第四句中的「教授」是指直講明現狀,不同於前面說法、說律的情形。

其餘的四種情形屬於掉舉和失念等隨煩惱。消文者按,原典此作「不犯有九。前五皆據師友匠成,……四即約掉散遺失。……注犯下罪的理由是有違威儀故。掉散」指掉舉與散亂,五蓋中的掉悔蓋,也是掉舉隨煩惱;「遺失」指正念遺失,為失念隨煩惱。

「失口」的意思是指內心知道,但是脫口失言,不同於接下來的因為忘念而誤言。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引律勸誡不惡語

本文:p. 186L04

《事鈔》續云:「《律》云。佛言。凡有所說,當說善語,不應惡語便自熱惱。乃至畜生聞毀慚愧,況於人也。」  《資持》釋云:「次本律中。彼云。善語者善樂因果故。惡語者自熱惱苦因果故。乃下舉況。束彼廣文故云乃至。彼具云。剎尸羅國婆羅門有牛,與一長者牛鬥力,共駕百車,賭金千兩。婆羅門於眾前作毀呰云:一角可牽。時牛慚愧,不肯出力,遂即輸金。乃至牛語婆羅門言:汝於眾前毀呰故爾。又令主倍賭二千兩,當於眾前讚言端正好角。主依牛語,乃得勝彼。《多論》云:劫初未有三惡道眾生,盡從人天中墮,以宿習近是以能語。具如疏引。

消文:

律祖在《事鈔》中繼續勸誡不應惡語,如下:

《四分律》說:「佛開示說:『凡是說話的時候,都應當說善語,不應當說惡語,否則就會自己熱惱自己。就連畜生聽到毀罵的話,都知道慚愧,何況是人呢!』」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解釋《事鈔》文,如下:

本律中說,善語者善樂因果故,惡語者自熱惱苦因果故

「乃至畜生下,舉況。《四分律》中所說的內容很廣,這裡只是摘錄介紹,所以說「乃至」。《四分律》當中說了一個公案,大意是說:佛世的時候,剎尸羅這個國家,有一位婆羅門,他養了一頭牛,這頭牛與一位長者所養的牛比賽力氣大小,各駕一百輛車,賭資千兩金。賽前婆羅門在大眾面前作毀訾說:「我的牛可以用一隻角拉車。」當時牛聽了覺得很慚愧,不肯出力,於是就輸了千兩賭金。過了幾天,牛告訴婆羅門說:「你在大眾面前毀訾我,令我感到慚愧。然後要求主人加倍賭資二千兩,並且當著大眾面前讚歎說:『端正好角。』」婆羅門照著牛的話做,結果獲得賭資。《薩婆多論》說:劫初沒有三惡道眾生,都是從人道、天道中墮入三惡道,因為人天的原有習氣還在,所以會說話。具如疏引。

消文者按,原典如下: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斷諍事種類罵比丘。比丘慚愧忘失前後不得語。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云何六群比丘。斷諍事種類罵比丘。使慚愧忘失前後。不得語。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六群比丘。斷諍事種類罵比丘。使慚愧忘失前後使不得語。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往古世時得剎尸羅國婆羅門有牛。晝夜養飼刮刷摩捫。時得剎尸羅國復有長者。於城市街巷遍自唱言。誰有力牛與我力牛共駕百車[*]金千兩。時婆羅門牛聞唱聲自念。此婆羅門晝夜餧飼我刮刷摩捫。我今宜當盡力自竭取彼千兩金報此人恩。時彼牛即語婆羅門言。汝今當知。得剎尸羅國中有長者作是唱言。誰有牛與我牛共駕百車[*]金千兩。主今可往至彼長者家語言。我有牛可與汝牛共駕百車[*]金千兩。時婆羅門即往至長者家語言。我有牛可與汝牛共駕百車[*]金千兩。長者報言。今正是時。婆羅門即牽己牛與長者牛共駕百車[*]金千兩。時多人觀看。婆羅門於眾人前作毀呰語。一角可牽。時牛聞毀呰語。即懷慚愧不肯出力與對諍競。於是長者牛勝。婆羅門牛不如。輸金千兩。時婆羅門語彼牛言。我晝夜餧飼摩捫刮刷。望汝當與我盡力勝彼牛。云何今日反更使我輸金千兩耶。牛語婆羅門言。汝於眾人前毀呰我言。一角可牽。使我大慚愧於眾人。是故不能復出力與彼競駕。若能改往言更不名字形相毀我者。便可往語彼長者言。能更與我牛共駕百車者更倍出二千兩金。婆羅門語牛言。勿復令我更輸二千兩金。牛報婆羅門言。汝勿復在眾人前毀呰我言一角可牽。於眾人前當讚歎我好牽端嚴好角。時婆羅門至彼長者家語言。能更與我牛共駕百車者[*]二千兩金。長者報言。今正是時。時婆羅門牛與長者牛共駕百車[*]二千兩金。多人共看。時婆羅門於眾人前讚歎牛言。好牽端嚴好角。牛聞此語。即便勇力與彼競駕。婆羅門牛得勝。長者牛不如。婆羅門得二千兩金。爾時佛語諸比丘。凡人欲有所說。當說善語不應說惡語。善語者善。惡語者自熱惱。是故諸比丘。畜生得人毀呰猶自慚愧不堪進力。況復於人得他毀辱能不有慚愧耶。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引論自勉莫造惡口等

本文:p. 185LL01

第二支 惡口

《事鈔》云:「罵戒二。智論。一人生國中,皆共作因緣。謂內法與外法為因緣。如惡口業故,地生荊棘;諂曲心故,地則高下不平;慳貪多故,水旱不調,地生砂礫。不作上諸惡者,地則平正。如彌勒佛時,人行十善,地多珍寶。」  《資持》釋云:「內法是業即善不善,外法是報即所依器界,報由業感故云與也。 如惡下先示三惡因緣以配三報。且據口意略不明身。因果相對。尋文可了。不作下次明三善。反上三報。故云平正也。下舉彌勒為證。彼佛當來人壽八萬歲時出世。引此文者,意彰惡口過重,感報不淨。令自勉也。」

消文:

科判示四過分四之二:第二支 惡口。粗惡語。

律祖在《事鈔》中引《大智度論》說明惡口,如下

罵戒二。消文者按,惡口原作「罵戒」。制戒緣起:佛在舍衛國,六群比丘裁決僧眾間之鬥諍,責罵比丘,比丘憂愁不樂,於所讀誦,忘失前後。

《大智度論》說:「任何人生在一國之中,內心善惡與外在環境,都一起互作因緣。譬如由於惡口業,來生受生在荊棘叢生之地;由於諂媚曲辭,受生地則高下不平;由於慳吝貪心,受生水旱不調,滿地盡生砂礫。消文者按,參閱《廣論》p. 135LL03增上果中所說。

不造作上述所說種種惡業,來生受生地則平正。正如彌勒佛下生時,眾人都行十善,地多珍寶。」消文者按,「上諸惡者」指「惡口業、諂曲心、慳貪多」等,廣則指十不善。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解釋《事鈔》文,如下:

內法」指的是善不善業,「外法」指的是來生所依器世界果報,果報依於善不善業所感,所以說「」。

如惡口業故」以下,先示惡口、諂曲及慳貪三惡因緣以配種果報。據口業、業而說,省略不明身。因果相對。尋文句即可了

不作上諸惡者」以下,次明三善。反三報,故云平正也。

舉彌勒佛時為證,彼佛當來人壽八萬歲時出世。

引這段《大智度論》文的用意,在於彰顯惡口過失重大,將感得不清淨的果報。藉此自勉。

持犯別相•性罪•妄•示四過•惡口科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