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p. 186L04
《事鈔》續云:「《律》云。佛言。凡有所說,當說善語,不應惡語便自熱惱。乃至畜生聞毀慚愧,況於人也。」 《資持》釋云:「次本律中。彼云。善語者善樂因果故。惡語者自熱惱苦因果故。乃下舉況。束彼廣文故云乃至。彼具云。剎尸羅國婆羅門有牛,與一長者牛鬥力,共駕百車,賭金千兩。婆羅門於眾前作毀呰云:一角可牽。時牛慚愧,不肯出力,遂即輸金。乃至牛語婆羅門言:汝於眾前毀呰故爾。又令主倍賭二千兩,當於眾前讚言端正好角。主依牛語,乃得勝彼。《多論》云:劫初未有三惡道眾生,盡從人天中墮,以宿習近是以能語。具如疏引。」
消文:
律祖在《事鈔》中繼續勸誡不應惡語,如下:
《四分律》說:「佛開示說:『凡是說話的時候,都應當說善語,不應當說惡語,否則就會自己熱惱自己。就連畜生聽到毀罵的話,都知道慚愧,何況是人呢!』」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解釋《事鈔》文,如下:
本律中說,善語者善樂因果故,惡語者自熱惱苦因果故。
「乃至畜生」以下,舉況。《四分律》中所說的內容很廣,這裡只是摘錄介紹,所以說「乃至」。《四分律》當中說了一個公案,大意是說:佛世的時候,剎尸羅這個國家,有一位婆羅門,他養了一頭牛,這頭牛與一位長者所養的牛比賽力氣大小,各駕一百輛車,賭資千兩金。賽前婆羅門在大眾面前作毀訾說:「我的牛可以用一隻角拉車。」當時牛聽了覺得很慚愧,不肯出力,於是就輸了千兩賭金。過了幾天,牛告訴婆羅門說:「你在大眾面前毀訾我,令我感到慚愧。然後要求主人加倍賭資二千兩,並且當著大眾面前讚歎說:『端正好角。』」婆羅門照著牛的話做,結果獲得賭資。《薩婆多論》說:劫初沒有三惡道眾生,都是從人道、天道中墮入三惡道,因為人天的原有習氣還在,所以會說話。具如疏引。」
消文者按,原典如下: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斷諍事種類罵比丘。比丘慚愧忘失前後不得語。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云何六群比丘。斷諍事種類罵比丘。使慚愧忘失前後。不得語。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六群比丘。斷諍事種類罵比丘。使慚愧忘失前後使不得語。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往古世時得剎尸羅國婆羅門有牛。晝夜養飼刮刷摩捫。時得剎尸羅國復有長者。於城市街巷遍自唱言。誰有力牛與我力牛共駕百車[貝*為]金千兩。時婆羅門牛聞唱聲自念。此婆羅門晝夜餧飼我刮刷摩捫。我今宜當盡力自竭取彼千兩金報此人恩。時彼牛即語婆羅門言。汝今當知。得剎尸羅國中有長者作是唱言。誰有牛與我牛共駕百車[貝*為]金千兩。主今可往至彼長者家語言。我有牛可與汝牛共駕百車[貝*為]金千兩。時婆羅門即往至長者家語言。我有牛可與汝牛共駕百車[貝*為]金千兩。長者報言。今正是時。婆羅門即牽己牛與長者牛共駕百車[貝*為]金千兩。時多人觀看。婆羅門於眾人前作毀呰語。一角可牽。時牛聞毀呰語。即懷慚愧不肯出力與對諍競。於是長者牛勝。婆羅門牛不如。輸金千兩。時婆羅門語彼牛言。我晝夜餧飼摩捫刮刷。望汝當與我盡力勝彼牛。云何今日反更使我輸金千兩耶。牛語婆羅門言。汝於眾人前毀呰我言。一角可牽。使我大慚愧於眾人。是故不能復出力與彼競駕。若能改往言更不名字形相毀我者。便可往語彼長者言。能更與我牛共駕百車者更倍出二千兩金。婆羅門語牛言。勿復令我更輸二千兩金。牛報婆羅門言。汝勿復在眾人前毀呰我言一角可牽。於眾人前當讚歎我好牽端嚴好角。時婆羅門至彼長者家語言。能更與我牛共駕百車者[貝*為]二千兩金。長者報言。今正是時。時婆羅門牛與長者牛共駕百車[貝*為]二千兩金。多人共看。時婆羅門於眾人前讚歎牛言。好牽端嚴好角。牛聞此語。即便勇力與彼競駕。婆羅門牛得勝。長者牛不如。婆羅門得二千兩金。爾時佛語諸比丘。凡人欲有所說。當說善語不應說惡語。善語者善。惡語者自熱惱。是故諸比丘。畜生得人毀呰猶自慚愧不堪進力。況復於人得他毀辱能不有慚愧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