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p. 184L09
《戒本》云:「除增上慢。」 《戒疏》釋云:「除增上慢者無漏正道,出過相有,名為增上。然於增上之法,未得謂得,名之為慢。 《十誦》云:久在山林,不睹妙色,暫伏煩惱,自謂永無,故生慢告。後近城傍,見色起染,知己是凡。更加精進,果成羅漢。佛言:犯下罪。」 《行宗》釋云:「初正釋中。初釋增上,即目聖道。然下釋慢,謂不進求。 二引緣。妙即好也。境虛心實,但乖言議,故得下罪。既已證聖,那言障道?此據罪體能障為言。聖人但不結業,非無違制,義須悔除。如擯阿難結集之時,受責悔過之例。若據本律,則不結罪。」
消文:
《四分律含注戒本》說:「開緣不犯大妄的條件,除了未證謂證,未得謂得,然而如心而說的這種增上慢之外。」
律祖在《戒疏》中解釋《戒本》文,如下:
「除增上慢」當中的增上,指的就是無漏聖道,因為超出一般常有的相狀,所以稱為增上。然而對於增上之法,未得謂得,就稱為慢。
《十誦律》說:「長時間隱居在山林當中,因為沒有看到美妙色相,暫時降伏煩惱,卻自認為永無煩惱,所以生起憍慢心。後來有機會走近城傍,看見妙色生起染汙心,發覺自己原來還是一個凡夫。於是更加精進,最後證得羅漢果。佛陀說:『犯下罪。』」
元照律師在《行宗》中析釋《戒疏》文,如下:
科判釋文分二:初、正釋,二、引緣。今初
初、正釋
科判正釋分二:初、釋增上,二、釋慢。今初
初、釋增上
增上就是聖道。
二、釋慢
慢的意思,就是自以為證得而不再繼續追求。
二、引緣
「妙」是好的意思,也就是美妙。面對虛妄的境界,心中明了自己還是凡夫,只是由於認識不清,而說了不該說的議論,所以結下罪。
既然已經證得聖道,那言怎麼能說障道?此乃依據罪業的體性能構成障礙為言而說。聖人但只是不會結罪業,並非無不會違犯制教,其意義在於必須悔除罪過。例如擯斥阿難結集之時,遭受遣責而悔過之例。
如果依據《四分律》,則不結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