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依成論說助緣無作業性

本文:p. 66LL04
《業疏》續云:「五者助緣無作。如〈無作品〉云:教人殺生,隨所殺時,教者獲罪。即其事也。」  《濟緣》釋云:「引文即是《成論》。彼約教人,所教行事,助成能教。文明造罪,善亦如之。」
消文:
律祖繼續在《業疏》中依《成實論》說明第五種無作業性。
五、助緣無作
第五種無作業性是助緣無作,就如《成實論無作品》當中所說:教人殺生,雖然不是自己去殺,隨著被教唆的人所殺究竟時,教唆者也獲得根本殺生罪,這就是助緣無作。」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解釋說:「引文〈無作品〉就是《成實論》中的一品。〈無作品〉當中說被教唆的人,依照教唆者所教行事,是協助教唆者成辦所教唆的事,所以能教者也獲得根本殺生罪。文中雖然說的是造罪,但是善事也是如此。」消文者按,文末意指教人行善,所教究竟時,也得善果。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依多論說異緣無作業性

本文:p. 66LL07
《業疏》續云:「四者異緣無作。如身造口業,發口無作等。」  《濟緣》釋云:「彼宗七支不互故有異緣。身造口業如現相妄語,口造身業如深河誑殺,雖假異緣還發本業。成論不爾,身造發身,口造發口,隨具發業,則無異緣。」
消文:
律祖繼續在《業疏》中依《薩婆多論》說明第四種無作業性。
四、異緣無作
第四種無作業性是異緣無作。所謂異緣,就如以身造作口業,而發口業無作性等。消文者按,又如以口造作身業,而發身業無作性。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解釋這段《業疏》文義說:「《薩婆多論》主張身三口四等七支,不能相互具足,所以有異緣的情形。以身造口業的例子,就如以肢體語言表現虛妄語,以口造身業的例子,就如明知河水很深,卻欺誑問者說不深,以致問者溺斃,成為殺業。這些情況雖然假藉異緣,卻還感發本業無作業性。《成實論》不是這樣,《成實論》主張身造作能感發身業無作業性,口造作能感發口業無作業性,隨其身口造作的工具,而感發各別相應的無作業性,因此沒有異緣無作。」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依多論說要期無作業性

本文:p. 66L07
《業疏》續云:「三者要期無作。如十大受及八分齋。要心所期,如誓而起。 亦名願也。故彼論云:又此無作,亦從願生,如人發願設會施衣,無作常生,扶助願者。」  《濟緣》釋云:「初釋名相。十大受即勝鬘十願。八分齋即八戒,前引成論通自誓故。 亦下示異名。」
消文:
律祖繼續在《業疏》中依《薩婆多論》說明第三種無作業性。
三、要期無作
第三種無作業性為要期無作,要從受戒者誓願持守的期限來談。
譬如勝鬘夫人所發的十大願及八戒。只要受戒者衷心自誓受戒,無作業相生起的期限就能如誓願受戒的期限,所以也稱為願無作。也就是《薩婆多論》中所說的:因此,這種無作也是從願心所生。就如有人發願設法會、布施衣物,這種無作就會時常生起,有扶助持守誓願的力用。」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釋這段《業疏》文義如下:
這段《業疏》文分為二科:初釋名相,二示異名。
初、釋名相
文中的「十大受」就是勝鬘十願;「八分齋」就是八戒,前面曾經引《成實論》提到八戒可以自誓受。消文者按,勝鬘十願,又稱勝鬘十受,請參考《勝鬘經十受章》;八戒可自誓受,請參考p. 39LL03
二、示異名
文中「亦名願也」以下,顯示要期無作又稱為願無作。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依多論說形俱無作業性

本文:p. 66L05
《業疏》續云:「二者形俱無作。如今所受善惡律儀。 必限一生,長時不絕。 即有業量,隨心任運。」 《濟緣》釋云:「必下示名。由本要誓,期一形故。 即下顯體。 今明受體正用前二兩門餘皆類引。」
消文:
律祖繼續在《業疏》中依《薩婆多論》說明第二種無作業性。
二、形俱無作
第二種無作業性為形俱無作,也就是現今所受的善律儀或惡律儀。
受戒者必須誓願在這一生中,長時間不斷地持守。這樣就有隨心任運而起的業性力量。」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釋這段《業疏》文義如下:
前二句「必限一生,長時不絕」,顯示名稱內涵:因為本來受戒要發誓願,期許盡形壽能持守此戒。
後二句「即有業量,隨心任運」,顯示無作戒體的力用。
在這裡說明領受的戒體是採用作俱無作與形俱無作這兩門所說的內涵,而其餘六種則都是依據這兩門類推引證。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依多論分別說明無作業性,此說作俱無作

本文:p. 66L01
《業疏》續云:「一者作俱無作。隨作善惡,起身口頃,即有業相隨作同生。作休業止,能牽於後。不由起心,任運相感,故即號曰作俱無作。餘七例爾。」  《濟緣》釋云:「初示業相。作休業止示分齊故。能牽後者彰功力故。 不下釋名義。問:既隨作有,那不由心。答:此言正示無作義也。起心屬作,業力任運不由作故。如世樹影可以比焉。餘下指例,下七事別,無作名義莫不皆然。」
消文:
律祖接下來在《業疏》《薩婆多論》分別說明八種無作業性,首先說明作俱無作。
一、作俱無作
每當造作善惡業時,發起身口二業的當下,無作業相就隨著身口造作同時生起。身口造作停止時,無作業相也同時停止,但是無作業性有牽引後習之力用。不須由作意起心動念,即能任運相互感發,所以稱為作俱無作。其餘七種無作業性,也一樣。」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業疏》如下:
這段文分成二科:初示業相,二釋名義。
初、示業相
隨作善惡」以下為第一科,標示作無作的業相。文中的「作休業止」顯示作戒與作俱無作是同時生起。「能牽於後」是彰顯功能力用。 
二、釋名義
不由起心」以下為第二科,元照律師以問答方式說明。
問:無作業性既然是隨身口造作而起,哪能說不是由心而起呢?
答:「不由起心,任運相感」這兩句明白顯示無作的意義。因為作意起心動念就是屬於作戒,而無作戒的業性力用是任運生起,不須作意起心動念。這種概念可以拿世間的樹與樹影來作比喻。消文者按,樹與樹影不須作意,只要有陽光,就一定有樹影。比喻只要作戒起,無作即任運隨作戒而起。
餘七例爾」是指其餘七種無作業性,可以比照第一種作俱無作類推,接下來會繼續分別談其餘七種無作業性,事相上雖有差別,但是七種無作的名稱與意義,在解釋上都是雷同的。」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依多論總明八種無作業性

本文:p. 65LL04
第六項 無作多少
《業疏》云:「通敘諸業,依《多論》中大綱有八。」  《濟緣》釋云:「通敘者總明一切作無作業。一通善惡,二通化制,三通定散,四通漏無漏,故云諸業。《多論》八種,而非次列,但括略前後所有名相,故云大綱有八。至下判釋亦兼餘論。」
消文:
科判所發業體分六之六:第六項 無作多少。總說八種無作業性。
律祖在《業疏》中說:「歸納戒體的各種業性,如果依據《薩婆多論》中的大綱來說,一共有八種。」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解《業疏》如下:
通敘」的意思,是總括說明一切作戒、無作戒的業性。可分為四類:一、通善業、惡業;二、通化教、制教;三、通定善、散善;四、通有漏、無漏。所以說各種業性。
《薩婆多論》中的大綱所列八種業性,並不是依照這四類的次序排列,但是約略包括了前後所有名相,所以說「大綱有八」。接下來判別解釋這八種業性的時候,也會引其他經論補充說明。」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明同時加三時才得義盡

本文:p. 65L03
《業疏》續云:「且約一受三時無作。 初因時無作。此與作俱非乖俱體,不妨形俱因成未現。 二果時無作有二。一還與作俱,同上明也。二是形俱,方為本體以三法竟示現之時。 三果後無作。以通形終。」  《濟緣》釋云:「二約三時以示相,初通標。三時者即前多論初二兩念,但初念中取其爾前為因時耳。 初下別列。因時有二,作俱未竟,形俱潛發,二並為因。  二果時者即上二種第一念時皆究竟故。 三果後者即第二念已去,作俱隨謝,止有形俱耳。」
消文:
律祖在《業疏》中繼續說:「接下來還是討論同時生起,但是要分成三個階段來討論無作戒體:初因時無作,二果時無作,三果後無作。消文者按,三時是指始登壇後、三法竟第一剎那與三法竟第二剎那等三個階段。如p. 45列表所示。
因時無作
這個時候的無作戒與作戒都還沒有圓滿戒體,但是不妨礙形俱無作戒在因時生成,它只是尚未現起罷了。消文者按,對照p. 45列表,在始登壇後的狀況是作戒生[未竟]、作俱無作隨作生[未竟]及形俱無作因成未現[潛發]。所以說作戒與無作戒「俱非乖俱體」。
二、果時無作
第二個階段分二種情形:初還與作俱,二形俱。
一、還與作俱
第一種情形指在三法竟第一剎那時,作戒與無作戒都圓滿。詳情如前所說。消文者按,對照p. 45列表,第二時(三法竟第一剎那)作戒圓滿,無作戒也圓滿(包含作俱無作與形俱無作)
二、形俱
第二種情形是指針對形俱無作而言,因為形俱無作戒體才是我們真正要領納的戒體,因為它是在三法竟第一剎那末才示現圓滿。
三、果後無作
第三個階段的時候,是指三法竟第二剎那末時,作戒謝落,作俱無作也隨作戒謝落,只留下形俱無作獨存,直到盡形壽。消文者按,唯局未捨戒。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業疏》如下:
二、約三時
解釋「今解一時」之文的第二點,是從受戒過程的三個階段來顯示戒體生起的相狀。
初、通標。
首先第一句「且約一受三時無作」,標明即將解釋的文義。句中的「三時」即是《薩婆多論》第一念與第二念的主張,但是當中的第一念是包含始登壇後與三法竟第一剎那末,以此作為因時。
初因時無作」以下,是分別列出三時中戒體生起的相狀。在因時的無作戒有二種相狀:作俱無作尚未圓滿,而形俱無作是因成未現[潛發],所以二戒都屬於因行。
二、果時無作
第二時,「果時」相對於因時,意指在三法竟第一念末時,作俱無作與形俱無作都圓滿了。
三、果後無作
第三時,「果後」指三法竟第二念末時,作俱無作隨作戒謝落,只留下形俱無作獨存。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釋本宗主張同時生起之理

本文:p. 64LL02
《業疏》云:「今解一時,非先後起。 豈有作絕,無作方生。 由本登壇願心形限,即因成也。 至後剎那,二戒俱滿。故云作時具無作是也。」  《濟緣》釋云:「示今解中二,初約同時以通前三,初取前師。 豈下斥後師。 由下申所以二,初敘始生。願心形限即形俱也。 至下次明成就。後剎那即三法竟第一念也。二戒滿足即作戒與形俱無作也。」
消文:
律祖在《業疏》說:「現在來討論第一種解釋,也就是同時解,不是前後解。哪有作戒體謝落後無作戒體才生起來的道理。因為始登壇後,願心的期限是盡形壽,所以形俱無作只不過是因成未現罷了。到下一剎那的時候,作無作戒都圓滿了。所以說作時具無作。」消文者按,請參考p. 45的列表。表中可見在三法竟第一剎那時,作無作戒都圓滿,而其中無作戒是包含了作俱無作與形俱無作。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就《業疏》所說作如下析釋:
解釋「今解一時」之文可分二:初約同時,二約三時。消文者按,本段先解釋同時,下一則《業疏》續云解釋三時。
初、約同時
律祖採取初解的主張,也就是同時生起,並作了三點說明:一、取前師,也就是第一句「今解一時,非先後起」,顯示採取初解《薩婆多論》的主張。二、斥後師,也就是第二句「豈有作絕,無作方生」,顯示後解有偏差。三、申所以,也就是「由本登壇」以下的文中分二科解說採初解的理由:初敘始生,次明成就。
初、敘始生:也就是「願心形限,即因成也」這句話。消文者按,即p. 45列表中的始登壇後所示「形俱無作——因成未現[潛發]」。
二、明成就:也就是「至後剎那」以下的文。「後剎那」指三法竟第一剎那[初一念]。「二戒俱滿」指作戒與無作戒在第一念時都已經圓滿,而無作戒是包含作俱無作與形俱無作。消文者按,即p. 45列表中的三法竟第一剎那[初一念]所示「形俱無作——圓滿[示現]」。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顯本宗採初解但於後將以三時補充說明

本文:p. 64L07
《資持》云:「已前二解並是古義。若準《業疏》即取初解。但不明三時,義未盡耳。」
消文: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說:「前面所敘述的同時與前後二解,都是古德的主張。如果根據律祖在《業疏》中的主張,是採取第一種解釋,也就是同時生起。但是沒有說明三時,所以義理不夠詳盡。」消文者按,文中所說「三時」,參考p. 45弘一律師所製列表,即知是指始登壇後,三法竟第一剎那與第二剎那。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明優婆塞戒經主張二無作一前一後生起

本文:p. 63LL01
《事鈔》續云:「後解云:前後而起。故《善生》云:世間之法,有因則有果。如因水鏡,則有面像。故知作戒前生,無作後起。 論云作時具作無作者。此是作俱無作,並是戒因。至三法竟其業滿足,是二戒俱圓,故云具作無作。不妨形俱無作仍後生也。亦是當一念竟時,二戒謝後,無作生也。」  《資持》釋云:「二前後解二,初立義中四,初句標義。故下引證。世間法者緣構成故。因即作戒,果謂無作。如下顯喻。故下準定。 論云下二釋妨。由立前後,違上論文初念俱有,故須釋之。文中分二,初牒妨。此下釋通二,初明作俱齊起。不下示形俱後生。上云仍後,在言未顯,猶恐濫同初念之時,故重遣之,云亦是等。」
消文:
消文者按,以下消文,或許配合參閱p. 45弘一律師所製列表,才更容易了解。
律祖在《事鈔》中繼續說:「第二種解釋說:是一前一後而起。因此《優婆塞戒經》說:依世間法而言,有因就有果。譬如因為湖水或鏡子,就能見到面像。所以說作戒先生起,無作戒後生起。
前面提過《薩婆多論》說,作三羯磨法登壇後,就具有了作戒與無作戒,不過都未究竟。而當時的無作戒是包含作俱無作與形俱無作二戒,作俱無作隨作戒生,但是形俱無作因成未現。作戒與無作戒兩者同時是發戒的因。直到三羯磨法究竟的時候,受戒者的業體才圓滿具足。意即三羯磨法究竟的第一剎那,作無作戒都圓滿具足,所以說具作無作。這裡不妨說形俱無作是最後生起。也就是說,當三羯磨法究竟後第一念結束,第二剎那現起時,作戒謝落與作俱無作隨作戒謝落後,獨存形俱無作,所以說無作才生。」消文者按,最後所說的無作,實際上是形俱無作。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析釋第二種解釋:一前一後而生起。可以分兩段來說明:初立義,二釋妨。
初、立義
第一段建立義理分四:一、標義,二、引證,三、喻顯,四、準定。
一、標義
即第一句「前後而起」。
二、引證
即第二句「《善生》」以下,引《優婆塞戒經》證成。其中,「世間之法」的意思,指世間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有因」的因,指作戒是因;「有果」的果,指無作戒是果。
三、喻顯
即「如因水鏡」以下,是舉喻顯發義理。
四、準定
即「故知作戒」以下,是準確判定「作戒前生,無作後起」。
二、釋妨
第二段解釋與《薩婆多論》的義理相違情形,即「論云」以下。因為建立「前後而起」與《薩婆多論》主張的「初一念戒俱有二教」相違,所以必須加以解釋。這裡分兩點說明:初牒妨,二釋通。
初、牒妨
首先把認為相違的地方提出來,也就是「作時具作無作」。
二、釋通
第二點解釋與形俱無作不相違,又可分兩方面二:初明作俱齊起,二示形俱後生。
初、明作俱齊起
首先說明作無作同時生起,也就是「作時具作無作者。此是作俱無作,並是戒因。至三法竟其業滿足,是二戒俱圓,故云具作無作。
二、示形俱後生
其次說明形俱無作後生起的道理,也就是「不妨形俱無作」以下的文義。接下來的第一句「仍後生也」,這段話未能顯示真正的主張,為了避免誤解是與第一念(第一剎那)同時生起,所以重新牒文解釋並非同時生起,指的是「亦是當一念竟時,二戒謝後,無作生也。消文者按,即文中強調「是當一念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