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明攝律儀戒

本文:p. 57L08
《業疏》續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故須修顯,名法身佛。」  《濟緣》釋云:「三舉因果以細勸三,初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先知來意。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又復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一者斷惡誓,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攝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悲行,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舉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別。如是心受,即發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華嚴》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淨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持戒等。皆此意也。 初釋律儀戒又二,初標因果。即之一字,點小為大,乃是圓宗融會之意。《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蜜,《勝鬘》謂毗尼即大乘學,須得此意,可通彼文。律儀禁惡,止業破惑,徹至究竟。清淨心者,即法身體。 以下次明所以二,初二句初敘昔迷。不明淨者,貪染所障,失本淨故。 次二句,顯今悟。須修顯者,稟戒破障即能顯之因;法身即所顯之果。」
消文:
律祖在《業疏》中繼續說:「所以受戒的修行人,應當恆常憶念這種隨行,就是以攝律儀戒為因中修行的法門,來成就法身佛,清淨自性。由於真如自性被妄心遮蔽,不能得到本來的明淨,所以必須修持攝律儀戒使其彰顯,究竟成辦法身佛。」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業疏》如下:
三、舉因果以細勸
接著解釋圓教宗所受體分三之三:舉受戒為因三身佛為果仔細勸勉行者,以下分為三小段說明:初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
首先要讓受戒者知道受持三聚淨戒能成就三身佛的意義。眾生的本藏識體性本來清淨無染,遠離一切塵染,但是由於虛妄分別,以致於清淨自性變成無明煩惱。此外,本藏識體性本來自在無縛,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但是由於虛妄分別,以致於變成結縛惑業。再說,本藏識體性本來平等無分別,沒有自他、親疏、愛恨的差別,但是由於虛妄分別,以致於變成流轉生死大海。
現在想要回歸本來的清淨自性,所以受戒立下三項誓願:
一、立斷惡誓:立誓受持攝律儀戒,修持遠離三門惡行,趣入無作解脫門,回復本來清淨的自性,證得法身佛,名為斷德。
二、立修善誓,立誓受持攝善法戒,修持六度四攝之方便行,趣入空解脫門,回復本來自在無縛的自性,證得報身佛,名為智德。
三、立度眾生誓,立誓受持攝眾生戒,修持慈悲喜捨四無量行,趣入無相解脫門,回復本來平等無分別的自性,證得應身佛,名為恩德。
然而,以上所說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三誓中任意舉出一誓,三誓就可具足。乃至於三身、三德,各各都是如此。言說時雖有前後次第,義理則全無差別。
以這種心來受戒,就能發起圓滿戒體;以這種心來持戒,就能成就圓滿的戒行。所以《華嚴經》中說:戒為無上菩提本;《維摩詰經》說:能這樣修行就稱為奉守戒律;《涅槃經》說:想要明心見性證大涅槃,應當持戒等,都是這樣的意義。消文者按,T09 No. 027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淨行品第七〉: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讚歎。T14 No. 474《佛說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其知此者是為奉律,其知此者是為善解。
以下分別解釋三聚淨戒:
初、釋律儀戒
這裡先說攝律儀戒,分二:初標因果,次明所以。
初、標因果
首先標出因果。文中「即攝律儀」的「即」字,點出小乘律《四分律》實為大乘律,是指圓教宗融會大乘經論來詮釋《四分律》的意思。《大智度論》《八十誦律》說是尸羅波羅蜜,而《勝鬘經》也說《毘奈耶》就是大乘的律學,必須曉得律祖的創立圓教宗的意趣,才可以通達他的文義。
攝律儀戒是為了禁制惡業,它含蓋了禁止惡業與破除煩惱,才能徹底到達究竟果地。消文者按,這裡指文中的「用為法佛」。「清淨心」,就是法身佛的理體。
二、明所以
接下來說明修因證果的道理,分二:
初、敘昔迷
也就是「以妄覆真,不令明淨」這二句,敘述往昔處在迷惑狀態。「不明淨」,是說自性被貪欲染汙所障覆,以致於失去了本來清淨的自性。
二、顯今悟
也就是「故須修顯,名法身佛」這二句,彰顯因受持攝律儀戒而覺悟。「須修顯」,是說明現在稟持攝律儀戒,因而破除了煩惱障,這就是能夠彰顯清淨自性的因;「法身佛」就是所證得的佛果位。」
消文者按,接下來將陸續解釋攝善法戒與攝眾生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