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明三宗於戒體名雖有分別唯心體是一

本文:p. 62L03

《芝苑》云:「夫戒體者,律部之樞要,持犯之基本,返流之源始,發行之先導。但由諸教沉隱,道理淵邃。是以九代傳教,間出英賢,雖各逞異途,而未聞旨決。逮於有唐,獨我祖師窮幽盡性,反覆前古,貶黜浮偽,剖判宗旨,斟酌義理,鼎示三宗。誠所謂會一化之教源,發群迷之慧日者也。 初多宗。作無作體二俱是色,可知。 二成宗。作戒色心為體,亦可知。無作以非色非心為體者。然非色非心止是攝法之聚名,實非體狀,遂令歷世妄說非一。今依疏文,即名考體,直是密談善種。但以小宗,未即徑示,故外立名非色非心也。故疏云: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還熏本心有能有用,乃至云不知何目強號非二。細詳此文,未即言善種,而曰熏心有用。密談之意,灼然可見。應知此即考出非色非心之體耳。 三圓教者。謂融會前宗,的指實義。前宗兩體即善種子,攬本從末此善種子即前二體。攝末歸本是則約此圓談,任名無在。故疏云:於此一法,三宗分別。故知分別有三,體實不二。 問:若言體唯是一,分別有三者。則前二宗中但有虛名,竟無實體耶?答:宗雖各計,體豈乖殊。由彼謂異,強構他名。應知多宗計種為色,成宗計種為非色心,但後圓教指出前二耳。故疏云:愚人謂異,就之起著等。更以喻陳。如世美玉。或人無知謂玉為石,或名非石未能顯體,後人得實指破前二。若無玉體,何有不識。喻今三宗相似法也。 問:何因緣故名為善種?答:善則是法體,種是譬喻。謂塵沙戒法納本藏識,續起隨行,行能牽來果。猶如穀子投入田中,芽生苗長,結實成穗。相對無差。故得名也。」

消文:

元照律師在《芝苑遺編》中說明三宗戒體雖有分別,但是心體是一之理。

如來所說的戒體,律部的綱領,持戒犯戒的基本,返還生死瀑流的起點,發心修行的前導。但是由於每一部經教都深奧隱晦,道理精深遠大。因此,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歷經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等九個朝代,弘揚教法的人當中,出了許多傑出的祖師,雖然呈現過許多決擇義理的方法,但是尚未聽聞究竟的旨趣。直到唐代,唯獨我的祖師(道宣律祖)窮究深遠的義理,徹底了知真如自性,數數觀察思惟古德的著述,貶除虛假的主張,剖析研判戒體的宗旨,仔細斟酌義理,確立了三宗的義理。實在可以說是融會了一代化制的教源,是啟發許多迷惑眾生的慧日。

一、多宗:主張作戒體、無作戒體都是色法,道理很容易理解。

二、成宗:主張作戒體是色法、心法,這點也容易理解。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法,然而非色非心只是由於既不屬色法,又不屬心法而勉強這樣稱呼,實際上並非戒體的相狀,以致於歷來出現許多浮偽的論說。現在依《業疏》的文義來考究這個戒體的名稱,實際上它真正談論的就是善種子。但是因為小乘宗不能直接顯示善種子,所以另外假立非色非心的名稱。消文者按,善種子是在本藏識,也就是阿賴耶識,而小乘只許六識不許八識。所以在《業疏》中提到:就感發的業體而言,它本來是由識心生起,然後回熏本藏識心,而生起防非止惡的功能與作用。以致於成宗不知如何稱呼,而勉強名為非色非心。消文者按,因為不許八識,故無此還熏本心的概念。

如果仔細研究這段文字,雖然沒有直接說出戒體就是善種子,但是說熏心有用的密意,已經是非常明顯。應當知道,這就說明了非色非心體,實際上就是善種子啊!

三、圓教宗:主張的內涵融合了前面二宗的主張,的確指出戒體的真實義。前面二宗主張的兩種戒體,就是圓教宗主張的善種子,攬取本宗主張附從前二主張而圓教宗主張的這個善種子,就是前面二宗所主張的戒體。攝取前二主張歸入本宗主張所以就從圓的含意來談,無論主張什麼名稱都圓融。所以《業疏》提到:對戒體來說,三宗各有各的主張。所以知道有三種稱呼,但是戒體的真實義沒有差別。

問:如果說戒體只有一種,而稱呼有三種,那麼,前二宗是不是只有虛名,究竟義是沒有實體呢?

答:各宗雖有各自的主張,戒體的力用豈會有所不同嗎?由於前二宗的認知不同,所以便強加其他名稱。應當知道,多宗認為善種子是色法,但是成宗卻認為善種子為非色非心法,不過圓教宗指出前二宗的主張,就是善種子罷了。

所以《業疏》說:前二宗認為不同,就對戒體起了執著等。這裡進一步以譬喻來說明。譬如世間的美玉,有些人由於無知,而將美玉認為是石頭,或者有人說不是石頭,但是未能指出它是美玉。後來有人得知實情,指出是美玉而破除了前二人的無知。如果世間本來就沒有美玉,就不會有前二人不認識美玉的情形。這個譬喻可以比擬為現在這三宗的相狀。

問:有什麼因緣而稱戒體為善種子?

答:善是標明戒法的體性,種子是譬喻。也就是說將量如塵沙般的戒法,領納在本藏識,接著在下一剎那便生起隨行,隨行能夠感招來來的果。就好比世間的稻穀,播種到田中,具足助緣就陸續會發芽長苗,最後長成結實櫐櫐的稻穗。這樣的比喻恰到好處,所以獲得善種子之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