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明凡福行相——持戒

本文:p. 244LL03

《業疏》續云:「今有行者,但知持戒,無心在道。道在虛通達累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餘講解修習觀務,悉為非道。內多瞋忿,久汙淨心。 此戒取結,謂為最勝。又是見取,體是欲界,增生下業。  《濟緣》釋云:「明凡福行相中四:初持戒二:初敘持戒昧道。言虛通者,道之體也。言達累者,道之用也。餘為非道者,是此非彼也。內多瞋者,怒他不從己欲也。 此下結示行果。凡夫具十使,貪瞋痴慢疑五鈍使也,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五利使也。今此執戒為勝,即二種結使煩惱耳。既無禪觀,未脫欲有,故是下業。

消文:

律祖在《業疏》中接著宣說凡福行相,如下:

有些人出家之後,只知道持戒,無心證求解脫之道。修道的根本在於「趣入道體」,並且要能「隨起道用」。消文者按,如下方《濟緣》云:「言虛通者道之體也,言達累者道之用也。

只知道持戒善根,而不思惟從體起用,用還歸體的道理,自以為其餘的講經說法、修習止觀,都是不必要的。內心充滿瞋恚,長時間染汙了清淨心,而忘失正念。

以這種戒禁取煩惱的行相,執為最超勝的持戒,此外,也有執見取煩惱為最超勝的持戒。這樣持戒的體性,感得的是欲界果報,是增長人天果報的業。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釋《業疏》文,如下:

二、明凡福行相

科判明凡福行相四:初、持戒,二、修禪,三、多聞,四、營事。今初

初、持戒

科判持戒分二:初、敘持戒昧道,二、結示行果。今初

初、敘持戒昧道

《業疏》文所說「虛通」的意思,是指聖道之體,所說「達累」的意思,是指聖道之用。「餘為非道」的意思,是說道在虛通達累,不是但持戒善。「內多瞋忿」的意思,是說瞋怒他人不順從自己的想法。

二、結示行果

此戒取結」以下,結示行果,結示行凡福行的果報。凡夫有十根本煩惱,也就是貪、瞋、痴、慢、疑等五鈍使,以及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等五利使。現在只知道持戒,並且認為持戒最為超勝,是以戒禁取見和見取見二種結使煩惱。既然沒有修止觀,不能解脫欲界,所以是「下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