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別示三觀所修行相

本文:p. 246L02

《業疏》續云:「一者小乘人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性。二小菩薩行。觀事是空,知無我人、善惡等相。三大菩薩行。觀事是心,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  《濟緣》釋云:「三種觀法並云觀事者,事即觀境,統收諸法。文中且舉我人善惡,故云等也。初則見相如實,觀性本空。次則見相如幻,空華水月,當相即空,不待觀性。後則觀一切法唯心所變,心外無法。初觀生滅,滅已見空。次觀幻化,生處見空。後觀唯心,生滅幻化,無非心變。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生滅有相,相如幻化。二乘小聖見之為空。然而不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故大菩薩但了唯心,圓修三觀,不偏性相,故名中道。意言分別者,謂觀一切諸法,皆由心思口議,分別前事,故有差別。萬法皆歸思議,思議不出自心,攝末歸本,故云唯心。下引《攝論》,即《攝大乘論》。願樂位通收加行三賢也,究竟位別指最後妙覺。行雖淺深,皆觀唯識,即是中道,故云觀中。緣謂能觀,意言分別,即所觀,故云境也。

消文:

律祖在《業疏》中接著宣說南山三觀,如下

一、性空觀,這是小乘人行,也就是聲聞、緣覺所修的法。觀察一切法的生滅無常,了知自性是空,沒有真實的人我,也沒有真實的法我。消文者,此破人我執與法我執,證得空性,成就解脫。

二、相空觀,這是小菩薩行,也就是見道位以下,加行道與資糧道行者所修的法。觀察一切法的自相是空,了知無人我相、無法我相。消文者按,觀照緣起有,如夢幻泡影,不取相而成就解脫。

三、唯識觀,這是大菩薩行,也就是聖者菩薩所修的法。觀察一切法唯心所造,意所思者乃虛妄分別。所以《攝大乘論》說:「從願樂位(地前菩薩總名)至究竟位(妙覺位),是觀察不生不滅的中道,能觀、所觀是以分別為對境。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解釋《業疏》文,如下:

性空觀、相空觀及唯識觀等三種觀法,都說「觀事」,事就是觀境,總攝一切法。《業疏》文中只舉我、人,善、惡為例,所以說「等」。

一、性空觀:見相如實,觀性本空。

二、相空觀:見相如幻,空華水月,當相即空,不待觀性。

三、唯識觀:觀一切法唯心所變,心外無法。

此外,

一、性空觀:觀生滅,滅已見空。

二、相空觀:觀幻化,生處見空。

三、唯識觀:觀唯心,生滅幻化,無非心變。

因為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生滅有相,相如幻化。二乘、小聖的行者,觀見這些現象,認為是空。然而並不知道諸法生滅去來,根本即是如來藏。

所以大菩薩覺了諸法唯心,圓滿修行三觀,既不偏執性空觀,也不偏執相空觀,因此稱為中道。意言分別」的意思,是說觀一切諸法,都是以心思惟、以口議論的方式,對於現前的境界加以分別,所以有差別。一切法都可歸結為心思口議,而心思口議不外乎都出自於自心,攝末而歸於本,所以說「唯心」。接下來所引《攝論》,是指《攝大乘論》

願樂位」涵蓋加行道凡夫菩薩和十住、十行及十迴向等三賢位聖者菩薩。「究竟位」特別指最後的妙覺位菩薩。修行雖有淺深,但是都是修行唯識觀,這就是中道,所以說「觀中」。「」即能觀,「意言分別」即所觀,所以說「」。

消文者按,參閱p. 200L04第二節別列三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