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p. 215L01
第一支 中國造立元緣
《事鈔》云:「恐後生造像無所表彰。故目連躬將匠工,上天圖取。如是三反,方乃近真。 至於下天,此像垂地來迎。世尊命曰,汝於來世廣作佛事。 因垂敕云:我滅度後,造立形像,一一似佛。使見者得法身儀則。乃至幡華供養,皆於來世得念佛三昧,具諸相好。如是造立是佛像體。」 《資持》釋云:「先敘目連圖寫。以佛生七日,摩耶命終,生忉利天。佛後成道,思報母恩,昇天說法,經於一夏。按《造像經》,時優填王思念如來,命目連引三十二匠往彼天中,以栴檀木各圖一相,如是至三方得圓足。文云恐者若論圖寫似指目連,取後垂誡須推佛意。雖緣在優填,意存來世。 後引如來垂誡中二,初明授記。即優填王聞佛下天。將像至寶堦所,像即迎佛自行七步。佛為摩頂授記,辭如《鈔》引。低首曲身故云垂地。 因下次正誡敕。法身儀則者威容相好,法身之表故。得念佛三昧者由見色像,三昧易成故。具相好者由生欣慕,能感勝報故。如是者即指檀像,敕後效之。」
消文:
科判正明造像分二之一:第一支 中國造立元緣。明古印度造立佛像的緣起。
律祖在《事鈔》中宣說古印度造立佛像的緣起,如下:
優填王擔心後世造像無所表彰,所以請目犍連尊者親自接引工匠上天取圖。前後去回了三趟,才完成逼真的佛像。
世尊從忉利天回到地面,栴檀佛像低首曲身前來迎接。世尊摩頂授記栴檀佛像說,你在未來要廣作佛事。
世尊告誡說:在我滅度之後,造立的形像,每一尊都應當像這一尊佛像。能令見到佛像的人都能獲得相好莊嚴的儀表,並且以幢幡、鮮華供養,都能在來世獲得念佛三昧,都能感得相好莊嚴的福報。要依這尊栴檀像造立佛像。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析釋《事鈔》文,如下:
科判中國造立元緣分二:初、敘目連圖寫,二、引如來垂誡。今初
初、敘目連圖寫
「恐後生造像」以下,敘目連圖寫,敘述目連造佛像的緣起。因為世尊誕生後第七天,摩耶夫人命終,投生忉利天。佛陀成道後,想要報答母恩,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經過一整個夏天。依據《造像經》中所說,當時,優填王因為思念如來,命目連引三十二工匠前往忉利天中,以栴檀木各造一相,先後去來三次才得圓滿具足的佛像。消文者按,竊臆三十二工匠各造一相,合為圓滿三十二相。
從文字前後意涵,「恐」的意思,如果以「圖寫」的角度看來,似乎是指目連恐怕後世造像無所表彰,但是以下文「因垂敕云」的意義判斷,是指世尊的垂誡,所以應當歸推佛意。雖然造像緣起是在於優填王思念如來,但是深遠的意義是在於為來世造像著想。
二、引如來垂誡
「至於下天」以下,引如來垂誡,分二:初、明授記,二、正誡敕。今初
初、明授記
「至於下天」的意思,是指優填王聽聞世尊從忉利天回來。優填王即刻攜栴檀佛像到寶階前,佛像立即自行七步迎接世尊。世尊當下用手撫摩佛像之頂而授記,授記辭就如《事鈔》所引。栴檀佛像低頭曲身所以說「垂地」。
二、正誡敕
「因垂敕云」以下,正誡敕,正式告誡敕令。「法身儀則」是指相好莊嚴,代表法身的意思。「得念佛三昧」的意思,是指由於見到佛像,容易成辦一心不亂的境界。「具諸相好」的意思,是指由於生起欣喜仰慕之心,而能感得殊勝果報。「如是」是指來世應當依照栴檀像造立佛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