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p. 207L02
第三節 修供時節
《事鈔》云:「《僧祇》,佛生日乃至涅槃日,為大眾說法稱揚佛德。 《薩婆多》云,二月八日成佛,亦以此日生,八月八日轉法輪,亦以此日取涅槃。若依《瑞應》等經,多云四月八日生。《涅槃》初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復度十仙,云過三月已入涅槃。《月德太子經》,八月十五日入滅。 此並由眾生見聞不同,故時節不等。《智論》云,舍婆提城九億家,尚三億見或聞,由慢業故。佛世猶爾。何況末法轉輕,心業最重。」 《資持》釋云:「前引《僧祇》通示四時。文略成道轉法輪二日故云乃至(今時但知降生涅槃二時供養餘二舉世未聞聞者行之)。 薩下次定日月又二,初引文示異三,初《多論》總明四日。但二日重疊。今取下《瑞應》四月八日降生,復準《涅槃》二月十五日滅度。則四日各異,修供可行,復是此方機緣所樂。故一年四日,釋門時節。二月八日成道,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八日降生,八月八日轉法輪。適時之義,勿事專隅。次引《瑞應》別示降生。具云《太子瑞應本起經》,有二卷。後引《涅槃》《月德》別明入滅。《涅槃》初云者即第一卷序分中文,簡後三十故(一經前後自別,今時即用後文)。 《月德》中與上《多論》相近。《阿含》亦云如來八月八日涅槃。 此並下二約義會通,初正明。二引證。舍婆提即是舍衛。文中且舉見聞。準論具云,舍衛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不見,三億家不聞不見。佛在舍衛二十五年,而此眾生不聞不見,何況遠者。由慢業者出不見及不聞之所以。我輩生不值佛,豈非慢重。撫膺自責,深痛沉淪嗚呼。佛下舉況。滅後正法不及現在,像不及正,末不及像,故云轉輕。謂奉佛之心薄也。心業即慢習也。」
上來敬佛儀相中第二章正明敬相竟
上來別行篇中第一門敬佛儀相竟
消文:
科判正明敬相分三之三:第三節 修供時節。說明修習供養佛的時節。
律祖在《事鈔》中引諸經論,說明修供佛時節,如下:
《僧祇律》說,佛的生日乃至涅槃日,都應當為大眾說法,稱揚佛的功德。
消文者按,「乃至」的內涵如《資持》所釋。又《摩訶僧祇律》卷第三十三〈明雜誦跋渠法之十一〉:「若佛生日、得道日、轉法輪日、五年大會日,當此時得持供養,中上者供養佛塔,下者供養枝提。」五年大會日待解,然依後文,似指涅槃日。
《薩婆多論》當中說,二月八日是成佛日,也以這一天為佛生日;八月八日是轉法輪日,也以這一天為涅槃日。
消文者按,《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二〈七種得戒法〉:「佛以二月八日弗星現時,初成等正覺,亦以二月八日弗星出時生。以八月八日弗星出時轉法輪,以八月八日弗星出時取般涅槃。」弗星,梵語पुष्य (puṣya),音譯弗沙,富沙、佛星、孛星等不一。二十八宿中之鬼宿。
如果依照《太子瑞應本起經》等許多經本所說,多數都指四月八日是佛的生日。
消文者按,《太子瑞應本起經》:「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時,化從右脇生墮地,即行七步,舉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三界皆苦,何可樂者?』」
《涅槃經》卷第一當中說,佛在二月十五日告知弟子將要般涅槃,然後陸續度化十位外道仙人,並且說再過三月之後就要入涅槃。
消文者按,《大般涅槃經》卷第一〈壽命品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前後圍遶。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以佛神力出大音聲。其聲遍滿乃至有頂。隨其類音普告眾生。今日如來應正遍知。憐愍眾生覆護眾生。等視眾生如羅睺羅。為作歸依屋舍室宅。大覺世尊將欲涅槃。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又卷第三十四〈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二〉:「善男子!若言:『如來畢竟涅槃、不畢竟涅槃,是人不解如來意,故作如是說。』善男子!是香山中,有諸仙人五萬三千。皆於過去迦葉佛所,修諸功德,未得正道,親近諸佛聽受正法。如來欲為如是人故,告阿難言:『過三月已吾當涅槃。』」
《月德太子經》當中說,佛陀是在八月十五日般涅槃。
以上的經論記載,會有那麼多說法,這些都是由於眾生的見聞不同,所以在時節記載上,出現不同。
《大智度論》當中說,舍衛城總共有九億人家,都還有三億人家見過佛,三億人家聽過佛,其餘的三億人家,既沒見過佛,亦沒聽過佛,這是由於貢高我慢的業所致。佛在世的時候,尚且如此。何況是到了末法時代,敬佛的心變得越來越輕,心的業障就變得越來越重。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析釋《事鈔》文,如下:
科判分二:初、通示四時,二、定日月。今初
初、通示四時
前面《事鈔》所引的《僧祇律》原典實際顯示四個時節,由於引文省略了成道日和轉法輪日,所以說「乃至」(弘一律師註:現今只知道降生、涅槃二個時節的供養,其餘二個時節沒聽過有人作供養)。
消文者,如前消文者摘錄原典中明載四時「若佛生日、得道日、轉法輪日、五年大會日,當此時得持供養。」
二、定日月
「薩婆多」以下,定日月,分二:初、引文示異,二、約義會通。今初
初、引文示異
科判引文示異,分三:初、引《多論》總明四日,二、引《瑞應》別示降生,三、引《涅槃》《月德》別明入滅。今初
初、《多論》總明四日
《薩婆多論》總示修供時節有「四日」,但是生日與成佛日同一天,轉法輪日與涅槃日同一天,所以實際修供時節只有「二日」。現在依據《太子瑞應本起經》取四月八日為降生日,再依據《涅槃經》取二月十五日為滅度日。那麼生日、成佛、轉法輪和涅槃四日不同,都可修供,這也是漢地信眾所樂見的,所以一年有四日為修供時節。佛門遵行的時節為二月八日成道,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八日降生,八月八日轉法輪。時節有不同說法,都是為了應機所作,所以千萬不可專執一經一論所說,而毀餘經論所明。
二、引《瑞應》別示降生
所引《瑞應》全名《太子瑞應本起經》,共有上下二卷。特別說明佛生日為四月八日。
三、引《涅槃》《月德》別明入滅
引《涅槃經》、《月德太子經》特別說明涅槃日。
「《涅槃》初云」的意思,是指《涅槃經》第一卷序分當中所說,「初云」的目的,是為了簡別後面第三十卷所說(弘一律師註云,同一部經前後所說內容,有些許差別,現在採用二月十五日滅度,顯示是採用第三十卷所說)。
消文者按,北涼譯本在卷第一〈壽命品第一〉,共十三品,分四十卷;宋代譯本在卷第一〈序品第一〉,共二十五品,分三十六卷。所以,「簡後三十」應該是指「第三十卷」,而非「第三十品」。經查,北涼譯本第三十卷中有云:「師子吼言:『世尊!如來何故二月涅槃?』」又云:「如來初生、出家、成道、轉妙法轉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獨十五日?」同文宋譯本則載於第二十八卷,所以《資持》所依,應是北涼譯本。
《月德太子經》中所說的涅槃日與上面《薩婆多論》所說的日期相近。
消文者按,前說《事鈔》中云:「《薩婆多》云,……八月八日轉法輪,亦以此日取涅槃。……《月德太子經》,八月十五日入滅。」顯然《月德》與《多論》所說之涅槃日不同,非「相近」。
《阿含經》中也說如來是在八月八日涅槃。
二、約義會通
「此並由眾生」以下,約義會通,分二:初、正明,二、引證。今初
初、正明
「此並由眾生見聞不同,故時節不等」是正明諸經論所說修供時節不同。
二、引證
「舍婆提城」即是舍衛城。
消文者按,舍衛梵名(Śrāvastī),音譯舍婆提。
引文中提到佛世時,舍衛城民眾之見聞為例。依據《大智度論》具體的說,當時舍衛城總共有九億戶人家,其中有三億戶人家親眼見佛,三億戶人家聽說過有佛,然而並沒有親眼見到佛,其餘三億戶人家根本沒有聽說,更不用說見過佛。佛在舍衛城長達二十五年,卻有眾生不聞不見,更何況舍衛城以外的眾生。「由慢業」的意思,在於指出不見和不聞的原因,是貢高我慢。這樣說來,沒有值遇佛的我們,豈不也是慢業深重?實在應該哀嘆自省,深惡痛絕何以淪落至此地步。真是可悲啊!
「佛世猶爾」以下,舉例說明現況。佛滅度以後,就修行而言,正法時期遠不及佛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像法時期又遠不及正法時期,末法時期遠不及像法時期,所以說「轉輕」,意思是說依教奉行的心越來越薄弱。「心業」指的是貢高我慢的習氣。
以上敬佛儀相中第二章正明敬相究竟
以上別行篇中第一門敬佛儀相究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