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明受隨二無作之四異

本文:p. 73L05
《業疏》續云:「次明四異。 初總別異。受但虛願,欲於萬境不造惡也。法界為量,可一念緣,豈非總發。隨約實行,非頓唯漸,故別如上。 二長短異。受體形期,懸擬防故,說之為長。隨無作者,從行善生,與方便俱,心止則住,故名短也。 三寬狹異。受體相續,至命終來,四心間起,本戒不失,故名寬也。隨無作者,唯局善性,防非護本,彼惡無記不順受故義說非有,故名狹也。 四根條異。如前二作可以除疑。」  《濟緣》釋云:「二中。以隨無作與作同時,故心止則住。 若爾,何以前云此善常在?答:此望不復對防,前據已作不失。既不能防,則非隨戒,但名為善。不同受體終身能防,由本期故。 三中。四心通三性,三心無記,行分善惡。文中受約四心,隨簡三性,上下互舉耳。 四中。指前受根隨條不殊二作故。」  《資持》云:「初中。受但起心故可總發,隨是造修止得別發。 二中。言隨無作事止則無者。非無無作。但由隨戒,隨作防非。作謝善在,無防非能,不名隨戒,故云無耳。前疏云此善常在,文證明矣。」
上來戒體中第二章受隨同異竟
消文:
律祖在《業疏》中接著辨明受隨二種無作戒體的四個不同點如下
初、總別異
受戒無作戒體只是先發虛願,總希望在面對情非情的萬境時,不造作惡行。由於是以法界為量,既然法界無邊,就可藉由一念攀緣,所以是總發。
隨戒無作戒體局限於實際行持,所以並非頓現總發,而是次第漸成,所以是別發,有別於上述的受無作。消文者按,此中虛願與實行、頓與漸,以及總發與別發,說明總別異。分析可知,受無作是總,隨無作是別。
二、長短異
受戒無作戒體要期為盡形壽,先發虛擬防非,所以說是長。
隨戒無作戒體,是從善性隨戒作戒體而生,它與作戒體身口造作的方便色同時存在,當作戒謝落,也就是思心停止了,思心停止則身口造作就打住了,所以說是短。
三、寬狹異
受戒無作戒體盡形壽之前是相續不斷的,乃至命終的時候,識想受行等四心間或生起,然而本來受得的戒體並不會失去,所以稱為寬。消文者按,識想受等三心為無記性,不能成業。行心隨作善惡,結成黑白業,故有善惡性。
隨戒無作戒體只局限於善性,防非而守護本來的受戒體,因此惡性與無記性不隨順受戒體,義理上沒有相續性,所以稱為狹。
四、根條異
如前受隨二作戒體所說,應該不難理解。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業疏》文如下:
消文者按,《濟緣》此段開始有文「四異中,初異可解,所以《略編》從「二中」說起
關於二、長短異,因為隨戒無作戒體與隨戒作戒體同時起落,所以說「心止則住」。
問: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前面曾說「此善常在」?
答:這裡是就隨戒作戒體謝落後,隨戒無作戒體不再有防非的功能。前面所說「此善常在」,是指隨戒作無作戒體雖然已經謝落,但是在本藏識中的作戒體是不失去的。既然不能防非,就不能稱隨戒,只能稱為善行。隨戒無作戒體不同於受戒無作戒體,是在於後者終身能防,這是所受本戒要期誓願的緣故。
關於三、狹寬異中,識想受行四心通於善惡無記三性,前三心是無記性,行心則有善惡性。文中受戒無作戒體是從四心來談,隨戒無作戒體則只簡擇善惡無記三性。雖然受無作舉四心,隨無作舉三性,事實上,受隨二無作都包含四心三性。消文者按,如前已說,前三心屬無記性,行心隨作善惡,故有善惡性,然亦有無記性。
關於四、根條異中,指與前面受隨二作戒體所說的根隨異一樣。
元照律師同時在《資持》中補充如下
初、總別異中,受戒無作戒體只是起心,所以可以總發,隨戒無作戒體則是由身口造作修持,所以只能別發。
二、長短異中,說隨戒無作戒體「事止則無」的意思,是指作俱無作跟著謝落,並不是說形俱無作也跟著謝落了。但是由於隨戒是隨作戒體防非,雖然作戒體謝落了,但是它的善性仍在,只是沒有防非的功能,就不能稱隨戒,因此稱「」罷了。消文者按,指「事止則無」的無」
前面《業疏》所說「此善常在」那一段文,就是最好的證明。
以上戒體門第二章受隨同異究竟圓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