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總攝無作多少

本文:p. 67LL06
《業疏》云:「問:此從用業,與前作俱有何等異? 答:業相虛通,不相障礙。間雜同時,隨義而別。 且如持鞭常擬加苦。既無時限,即不律儀,為形俱業。要誓常行,即名願業。口教打撲,即是異緣。前受行之,又是助業。隨動業起,即是作俱。鞭具不亡,即名事在。隨作感業,豈非從用。惡念未絕,又是心俱。故舉一緣,便通八業。餘則例準知有無也。」  《濟緣》釋云:「問中。欲彰業相,故躡相濫以為問端。 答中三,初通示。動念成業,業體皆心,故曰虛通等。瞥起不定,故曰間雜同時。下文且舉一緣以明間雜。若知心念隨緣起滅,動變不恆。則善惡邪正,或離或合,剎那萬異,何止於此哉。 且下列示。前則作俱在初,此歸第五。餘並同前,尋文自見。然下隨心,本據定慧,此云惡念未絕乃是隨義明之。 問:隨動起業與隨作感業畢竟相濫,如何以分?答:作俱通一切,從用局事物。由局物故或用不用,是以用時必兼二業。故知作俱未必有從用,從用其必兼作俱。莫非具此二心,致使業隨心發。 故下指例。上明八業且據全具為言,須知業理隨念不定,故云知有無也。且今受體,初具作俱,形俱同起,亦有要期,須師秉法即是助緣,能牽後習亦即隨心,若論隨行,作俱定有,互造教他,異緣助緣,衣缽資具,事在從用,功成不滅,莫非隨心。如是類舉,多少可見。」  《資持》云:「準此以明,或單或具,間雜不定。精窮業理,在斯文矣。」
上來戒體中第一章戒體相狀竟
消文:
律祖在《業疏》中,以問答方式總攝無作多少。
問:從用無作的業性,與作俱無作的業性,有哪些差別?
答:八種無作業性的相狀是虛徹靈通,圓融無礙。它們之間是同時相間、相雜,隨著身口造作當下的義理而有差別。消文者按,文中「隨義而別」,《業疏》原文作「隨儀而別」。
以下舉例說明:
譬如有人手持皮鞭,經常想要加苦於人,既然隨時想著,等於沒有時間限制,就好比是持守非律儀,所以顯現了形俱無作的業性。
因為誓願要常行非律儀,所以顯現了願無作的業性。
如果非自作,而是教他行打撲的作為,所以顯現的是異緣無作的業性。
前面受教而行打撲的那個人,又具足了助緣無作的業性。
這些作為都是隨身口造作而生起的業相,所以是作俱無作的業性。
如果皮鞭等加苦的工具不銷亡,就是事在無作的業性。
隨著受教的人造作打撲究竟,提供皮鞭的人也同時感召業報,這不就是從用無作的業性嗎?
只要欲加苦於他的惡念沒有斷絕,無作業性就恆常存在,這就是心俱無作,也就是隨心無作的業性。
所以,只要任舉一緣,就可明白虛通八種無作業性。其餘的都可以比照這個例子為準,而得知有沒有具足八種無作業性。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業疏》文如下:
《業疏》提問的目的。是想要彰顯上述八種無作業性的相狀是虛通的,恐怕從用無作與作俱無作相互混濫,所以才以這個提問下手。
回答文中可以分三:初通示,二列示,三指例。
初、通示
第一段是通示,總說八種無作業性是虛通的。每一念起心動念都成就業性,業性的體相都是由心而起,所以說「業相虛通,不相障礙。間雜同時,隨義而別」。眾生起心動念瞥然現起,善惡邪正不定,所以說「間雜同時」。
接下來的一段文字是舉例說明「間雜」的意義。如果明白心念是隨緣起滅,動變不恆常。那麼善惡邪正,或離或合,剎那剎那之間就有萬種差異,種類豈止以上所說的八種而已。
二、列示
第二段「且如持鞭」以下是列示,也就是八種業性一一說明。「前受行之,又是助業」指受教而行打撲是作俱無作業性,屬於第一種,這裡的助業是助緣無作業性,屬於第五種。其餘各句都如同前面的解釋,查尋相對應的文就自然明白了。
然而前文所談的隨心無作,本來是隨定慧心生起,現在這裡卻說「惡念未絕」,這乃是隨舉例事相的文義來說明的。消文者按,「然下無心」實際上是指前文中的「八者隨心無作」,「本據定慧」則是指該文中的「入定慧心,無作常起」。《業疏》原文版面「然下隨心,本據定慧,此云惡念未絕乃是隨義明之」這一句是排在「八者隨心無作。入定慧心,無作常起」的前面。所以,在這裡,「然下無心」應解作「然而前文所談的隨心無作」。
問:隨身口造作而生起的業性,與隨受用所感的業性,二者之間畢竟相互混濫,要如何加以分別呢?
答:「隨動起業」指的是作俱無作業性,它是通於一切,「隨作感業」則是指從用無作業性,它只局限於事物上。因為局限於事物上,所以就有或用或不用的情形,因此在受用時,必然兼備作俱無作與從用無作二種業性。由此可知,作俱無作業性未必有從用無作業性,而從用無作業性則必然兼備作俱無作業性。必定是因為具有這兩種業性,才使得無作業性隨能造者的起心動念而發起。
三、指例
第三段「故舉一緣」以下的文,是指顯示隨舉一例可通八種無作業性。前文所說「業相虛通」,是僅就造作當下的起心動念能夠全部具足八種無作業性而言。必須了知業性在義理上是隨起心動念而發起,而起心動念的善惡、邪正等是不定的,所以最後說「餘則例準知有無也」。
就以現今所受的戒體來說,最初的身口業具足了作俱無作;到三法竟的時候,形俱無作跟著生起;因為受戒本誓有期限,所以也有要期無作;受戒的時候必須由授戒師秉傳戒法,這就是助緣無作;得戒之後,能牽隨行,也就是隨心無作;如果談到隨行,就必定有作俱無作;持戒時身口相互造作,以及教他持戒,就包含了異緣無作與助緣無作;受持施主供養的衣缽等資具,就是事在無作與從用無作;得戒之後,戒體能恆常任運而不滅,這就是隨心無作。像這樣類舉,就可以知道舉一緣虛通的道理。」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說:「根據上述的文就可以明白,或者只有單一無作業性,或者具足八種無作業性,要從造作當下起心動念或善或惡、或邪或正的間雜不定心念去理解。要精進窮研業性義理,都在這些文中。」
以上戒體門第一章戒體相狀究竟圓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