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p. 230L01
《事鈔》續云:「若不守佛教,隨情壞法。(謂聽俗人不齋而食。有來乞請,隨情輒與。)
令諸眾生不知道俗之分,而破壞僧法,毀損三歸。既無三歸,遠離三寶。令諸眾生沉沒罪河,流入苦海,失於利樂。皆由壞法。 是以不守佛教,不閑律藏,缺示群生,自昏時網,名第一無慈悲人也。」 《資持》釋云:「二違教之損中,初明非用。令下二示過,初明失利。後令諸下明墮苦。道俗分者,道修智分為俗福田,俗修福分當供道眾。今則反亂,故云不知。毀三歸者,失彼信心,侵陵三寶故。 是下三結損。」
消文:
律祖在《事鈔》中接著宣說不守佛教的過失,如下:
如果不遵守佛教,隨自意樂將毀壞佛法。(也就是說聽許不能齋的在家人受用僧食。只要在家人來乞請,就隨自意樂施與。)
使得眾生不知道出家人與在家人的分別,以致於破壞了僧團的法則,也毀損了自己的三歸體。既然沒有了三歸體,就等於遠離了三寶。最後導致眾生沉沒於罪業大河,流轉於生死苦海,喪失後世的益利與現世的安樂。這些都是由於隨自意樂毀壞佛法的過患。
所以,不遵守佛陀的教法,不閑熟律藏,誤導眾生,自己對於時下的教網昏愚不懂,其實是最沒有慈悲心的人。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析釋《事鈔》文,如下:
二、違教之損
科判違教之損分三:初、明非用,二、示過,三、結損。今初
初、明非用
二、示過
「令諸眾生不知」以下,示過,說明過患分二:初、明失利,二、明墮苦。今初
初、明失利
說明喪失利樂。「道俗分」的意涵,出家人修習智慧,是在家人的福田;在家人修習福德,應當供養出家眾。當今的情況則是顛倒錯亂,所以說「不知」。「毀三歸」的意涵,是指在家人對於佛教失去信心,侵犯欺陵三寶。
二、明墮苦
「令諸眾生沉沒」以下,明墮苦,說明不守佛教,將墮生死大海,受無量大苦。
三、結損
「是以不守佛教」以下,結損,結攝不守佛教的損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