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p. 43L01
《資持》云:「問:何不直示無作,而明心相者?答:能領之心,發體正要,獨茲曲示,餘並無文。若乃考得法之元由,決所受之成否。苟迷此旨,餘復何言。或無記妄緣,或泛爾餘善。一生罔象,畢世遲疑。無戒滿洲,聖言有旨。故茲提示,義不徒然。」
消文: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以問答方式解答屬於無作戒體的道理。
問:為什麼不直接顯示無作戒體的行相,而是說明能領心相呢?
答:能領納戒法的心相,才是真正能發戒體的關鍵,所以特別在此詳細解釋能領心相,其他的律藏當中,並沒有像這樣解釋的文章。
至於是否成就了所受的戒,必須考究獲得戒體的緣起與由來,才能決定。如果對這個旨趣不了解,其餘的就不用談了。消文者按,「若乃」是轉折詞,表示另起話題,與「至於」相當。「元由」同「原由」、「緣由」
如果對能領心相即是戒體感到迷惘,往往會在無記的狀況下妄舉攀緣,或者浮浮泛泛地想著其他的善行。結果迷惘一生,這輩子始終懷疑有沒有獲得戒體。這就是佛說「無戒滿贍部洲」的意思。{2023.7.16修訂}《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二)〈結界方法篇第六〉:「故《大集》言:『我滅度後,無戒比丘蒲閻浮提。』」《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三)〈受戒緣集篇第八〉(捨戒六念法附):「故《大集經》云:『我滅度後,無戒滿洲。』」由這兩段《大集經》的譯文,「無戒」指「無戒的比丘」,「滿洲」指「蒲閻浮提」,也就是「遍滿南贍部洲」。因為「無戒滿洲」引自《大集經》,如《廣論》中云:「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此中「聖言」即「諸契經」,故說「聖言有旨」。
所以在這裡特別詳細解釋能領心相的道理,實在是有它重要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