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續依成實論宣說無作非心之理
本文:p. 49L04
《業疏》續云:「又復,意無戒律儀。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時,亦名持戒。故知爾時無有作也。 以無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發無作也。由此業體是非色心。故雖行惡,本所作業無有漏失。」 《濟緣》釋云:「二引後段中二,初引論。謂意思中無有戒體,顯是非心。三性心者謂餘善心及惡無記。爾時無有作者謂意入餘性無有造作卻名持戒,即知無作任運常存故名持戒。 以下疏家委釋又二,初釋爾時無有作義。 由下次釋三性名持戒義。」
消文:
律祖在《業疏》中接著宣說前引《成實論》的第二段。
此外,在意業的時候,沒有戒律儀。消文者按,意業乃指在審慮思與決定思階段,其後才發動身語二業,故此時未有所作,所以說無有作也。作戒體既然未生,當然亦沒有無作戒體,因為沒有作戒體,所以說「無戒律儀」。律祖接下來解釋無戒律儀卻名持戒的道理。
無戒律儀的道理在哪裡呢?如果受戒者在還有善、不善及無記心的時候,也稱持戒,顯然當時並沒有作戒體。消文者按,若有不善或無記心,不能感發戒體。原文:「又,意無戒律儀,所以者何?若人在不善、無記心,若無心,亦名持戒。故知爾時有『無作』,不善律儀亦如是。」
因為無作戒體是由作戒體生起,現在存有不善心,就不能生起戒體,怎麼能夠生起作戒體,還能夠又發起無作戒體呢!
因此,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雖然受戒後還存有不善心,但是原已生起的無作戒體並不會漏失。」消文者按,前面已經說過:「無作者。一發續現,始末恆有,四心三性,不藉緣辦。」
元照律師在《濟緣》中析釋前引《成實論》的第二段。
前引《成實論》的第二段又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引論,說明意業(或思業)中沒有戒體,證明無作戒體不屬於心法。
「三性心」就是指其餘的善心、不善心及無記心。
「爾時無有作」的意思,是指意思雖存有三性心隨一,沒有造作,卻仍稱為持戒,就表示無作戒體確實一發續現,任運常存,所以仍稱持戒。
接下來是律祖詳細解釋兩點:先解初釋「爾時無有作」的意義。
「由此業體」以下解釋雖存有三性隨一,仍名持戒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