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明上品心行相

本文:p. 25L10

《事鈔》續云:「云何上品?若言我今發心受戒,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脫門,正求泥洹果。 又以此法引導眾生,令至涅槃。 令法久住。」 《資持》釋云:「上品中三,初明自利行。又下明利他行,令法下明護法行。初中。為成下,明遠期也。上二句大乘三學,即因行也。下句求大涅槃,即圓果也。 三聚戒者,出《瓔珞經》。聚即總攝為義。菩薩三聚,攝行斯盡。一攝律儀戒律儀禁惡,結業煩惱究竟斷故,即止行也。二攝善法戒世出世間大小修證究竟修故,即作行也。三攝眾生戒一切含識究竟度故,即四攝行。亦名饒益有情戒。 三解脫者,雖是觀慧,非定不發,即定慧二學。絕縛證真由此得入,故號三解脫門。然名通小教,今對三聚須局大乘。一空解脫門即性空也。二無相解脫門即相空也。三無作解脫門即唯識也亦名無願。懺篇三觀別配三位,此明大行須約圓修。 泥洹果者,名亦通小,取大可知。 問:今此所受,為即三聚,為非三聚。若云即者,後須更受菩薩戒否?又復大小混亂如何分別?若云非者,戒從心發,既發此心,那非此戒?大見錯解,故特提示,使自求之。 次明利他。此法即上因行,涅槃即上果德。 三護法中,自利利人,傳傳相續,佛種不斷,故得久住。 深慮詞繁,略示梗概。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自非經遠,優柔積習,淺識粗心,何由可解。餘廣如疏。」

消文:

律祖在《事鈔》續說明上品心的行相。

什麼叫作「上品」呢?受戒的時候,如果說我今天發心受戒,是為了成辦三聚戒,為了趣向三解脫門,為追求涅槃果。也以三聚戒、三解脫門法引導眾生,使他們也能成就涅槃果。使得正法能夠久住。這樣的發心即名上品心。」消文者按,「泥洹」為涅槃梵語निर्वाण (nirvāṇa)之音譯。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析《事鈔》所說的上品心。

《事鈔》分三段來說明上品心。

第一段「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脫門,正求泥洹果」,是說明自利行。

第二段「又以此法引導眾生,令至涅槃」,是說明利他行。

第三段「令法久住」,是說明護持正法行。

第一段的第一句「為成三聚戒故」,是說明遠果的期望。第一、二句「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脫門」,是說明大乘的戒定慧三學,也就是成辦遠果之道。

第一段第三句「正求泥洹果」,是說明追求大涅槃,也就是圓滿的佛果。

三聚戒」出自《菩薩瓔珞本業經》。「」是總攝的意思。菩薩三聚戒總攝菩薩所作一切事。消文者按,菩薩唯有二所作事,謂正引發自利利他。Ref. LRp. 259L03

三聚戒包括:

一、攝律儀戒:律儀能禁止造作身口意惡業,能將所結業、惑究竟斷除,也就是止持的行門。

二、攝善法戒:世、出世間,大小二乘所修、所證一切善法,都必須圓滿修持,也就是作持的行門。

三、攝眾生戒:究竟拔濟一切有情,即四攝行。也稱作饒益有情戒。

「三解脫」,雖然是觀察真理的智慧,但是沒有禪定為基礎的話,不能生起觀慧,所以是定慧二學。要斷除煩惱繫縛,證得實相真如,唯有具定慧二學才能成辦,所以稱作三解脫門。

然而三解脫門之名是通於小乘,現在對應於三聚戒來說,必須局限於大乘。

三解脫門包括:

一、空解脫門,也就是性空。

二、無相解脫門,也就是相空。

三、無作解脫門,也就是唯識。又稱作無願解脫門。

在〈懺悔篇第二門別明化教二懺第二章重廣理懺第二節別列三觀〉p. 200L04中有特別配合二乘人、小菩薩和大菩薩等三種階位詳細說明。透由這樣的說明,了解大菩薩位的修行,必須依圓教宗的義理來修持。

「泥洹果」之名也通於小乘,由〈別列三觀〉可知,「正求泥洹果」是要修證大涅槃果,也就是佛果。

問:今天在這裡所受的戒,是否就是三聚戒呢?如果是的話,之後必須再受菩薩戒嗎?此外,這樣要如何分別大小乘的戒呢?

如果說不是三聚戒的話,我們知道戒體是要從心發起的,既然能發起這種三聚戒的心,怎麼不是三聚戒體呢?

因為見到許多人誤解這個問題,所以特別提出來,讓大家好好思惟。

第二段「此法引導眾生,令至涅槃」,說明利他行。

「此法」指的是上面兩句,也就是「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脫門」,這是因位的修行,「令至涅槃」的涅槃,就是上面第三句「正求泥洹果」,這是果位的功德。

第三段「令法久住」,是說明護持正法行。說明菩薩唯有二所作事:自利利人。這樣可以使正法代代相傳,佛種不致於斷絕,所以能夠長久住世。

由於考慮到恐怕文詞太繁,所以只稍微提示個大概。也就是平常流行的口語:「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自己的修行經歷不夠深遠,由於優柔寡斷的積習,加上淺薄的見識和粗心大意,哪裡能夠理解當中廣泛的道理!其餘的廣如《業疏》所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