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p. 27L04
《事鈔》云:「如是發戒緣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時,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續,見境明淨;不得臨時方言發心。 若約臨時師授,法相尚自虛浮,豈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發,豈非大事。」 《資持》釋云:「牒上二科誡令早示。使下二句,即上心境。心須念念無間,境必法法無昧。毫差即失,可不慎乎?今時昧教,但知學語,豈非宿業所追,致使此生虛喪。深須責己,期遂將來。 虛浮者,以臨事倉卒,多容舛謬故。」
消文:
律祖在《事鈔》中教誡說:「以上關於發戒境量及依境發心已經講完了。這兩科必須在受戒前好好地預習,並由授戒師提示講授,使受戒者能夠念念發起上品心,對境能明明白白、清淨無染;授戒師不可以臨時才對受戒者說應當發上品心。
授戒時如果只在臨授戒時,才告知受戒者應發上品心,自己對於所緣境量和所發上品心的方法和行相,尚且沒有真實了解,怎能令受戒者發上品戒體呢?甚至完全發不起戒體,這豈不是非常嚴重的事!」
元照律師在《資持》中析釋律祖的教誡。
律祖就以上所說的〈發戒境量〉和〈依境發心〉二科,教誡授戒師必須提早為受戒者開示。
其中「使心心相續,見境明淨」二句,就是指以上兩科所說的發心和所緣境。要使得受戒者所發上品心,念念不間斷,所緣的境必須每一法、每一法都明明白白。只要有絲毫差錯,就得不到戒體,怎麼可以不謹慎小心呢?
現今的授戒師對於教義大多不清楚,只知道像鸚鵡學舌那樣唸誦儀軌,這實在是受戒者自己宿業所感,以致於虛度此生,喪失感發上品戒體的因緣。應當深深自責並懺悔往昔所造惡業,才能期待將來感得上品戒體的因緣。
「虛浮」的意思,是指因為沒有預先作好充分的準備,以致於臨場匆匆忙忙,這樣很容易發生錯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